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自打网络作家村来了“娘家人”……

来源:中工网

潮涌钱江水,才俊纷沓来。在杭州,有一片神奇的“村落”,这里没有农田,没有炊烟,却有着无数个日夜不息的键盘敲击声。这里是中国网络作家村,一个孕育了《斗罗大陆》《庆余年》《芈月传》《盗墓笔记》等多部文学爆款的地方。

自2017年12月9日成立起,中国网络作家村从几十个人的“小村落”成长为了签约网络作家达325人的“大家园”,唐家三少、南派三叔、蒋胜男、管平潮、蝴蝶兰、猫腻、萧鼎、顾漫、匪我思存等“大神”级别的网文作家都入驻这里成为“村民”。

说起这当中的吸引力,不得不提到两年多前,村里发生的一件标志性事件——中国网络作家村工会成立。这是杭州首次将网络作家这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工会服务保障范围中来,也是杭州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中积极开展针对性的建会入会工作的新探索、新突破。

“娘家人”的到来,给了网络作家们十足的底气——

从“孤军奋战”到有人守护

2022年6月14日,中国网络作家村首届工会委员会选举产生,委员中包括卧牛真人、周木楠、鱼歌、暗魔师、学霸天下等知名网络作家。经过民主选举,王誉蓉当选为首届工会委员会主席。

王誉蓉是村里的90后作家,创作了《爱情已到,请签收》《华妃墓》《上元欢》等多部畅销作品,作品全网点击破百亿。她很感谢作家同仁们选择了自己:“我要为我们这群‘孤军奋战’的作家们发声,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从那时起,工会也着实从网络作家的职业特点出发,推出了一系列贴心服务,从健康辅导到版权保护,从生活关爱到职业助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娘家人”的温暖与担当。

卧牛真人是作家村的“老村民”之一。他的作品《修真四万年》广受欢迎,但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这部作品,他曾连续三个月每天只睡四小时。“每一个字,每一个情节,都要经过无数次的推敲和修改,可能花费数月甚至一年的时间去构思一部作品,却可能因为一个不理想的情节而推倒重来。”像卧牛真人这样的作家在村里并不少见。他们的创作是孤独的,也是执着的。每一部作品的诞生,都是无数个夜晚的坚守,是对故事的匠心打磨。

“作家的身心健康是创作的基础。”王誉蓉说,针对作家们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工会每年都提供医疗互助保障和定期体检,为作家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我也经常向会员们宣传普及相关政策,有机会就带大家参加白马湖园区工会和滨江区工会组织的健康课堂、假日集市、交友联谊等活动,让大家从繁忙的伏案工作中解放出来,舒缓一下筋骨,放松一下身心。”

为原创内容撑起“保护伞”

版权问题是网络作家最头疼的事情之一。在工会助力下,作家村开通了版权保护的绿色通道,通过版权登记、侵权纠纷协助、司法维权等三个维度开展版权保护。

“村民”小小(化名)著作权侵权案就是其中一例成功维权案例。她发现另一作家的作品中有10处情节与自己的某一玄幻类小说极其相似,在工会的支持下,小小向杭州互联网法院提起诉讼,工会协助其取证和联络专业律师提供法律援助。经过多方努力,最终判决被告侵权成立并赔偿经济损失。“感谢工会的帮助,版权保护服务绿色通道让我安心专注于创作中。”小小说。

截至目前,中国网络作家村完成精品著作权登记102件,累计超5000万字,作家蒋胜男的《天圣令》、南派三叔的《南部档案》等一批精品力作得到了版权登记保护。作家村还整合影视、游戏、动漫等IP产业上下游企业需求,推出“作品溯源证书”。王誉蓉介绍说:“相较于传统版权登记,作品溯源证书更快更便捷,结合全网爬虫技术,检测文本重复率,在面对侵权纠纷时,也可在维权时提供佐证。”

如今,“村民们”可以在线上完成从创作到维权所有内容全流程记录、全链路可信、全节点见证,有效解决了作者身份确定难、作品形成时间及内容固定难和侵权证据取证难等问题。作家村还入选了“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基地)”。

“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网络文学作品的版权保护,并协调多方部门形成工作合力,服务更多网络作家,打造优质网络文学IP。”王誉蓉说。

让网络文学出圈更出彩

“让作品变成产品,让作家变成企业家”,一直是中国网络作家村运作的重中之重,工会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网络文学IP直通车”是作家村的品牌活动之一,通过搭建对接平台,为优秀作品提供推介服务,帮助作家实现作品的有效转化,推动网络文学全产业链发展。在工会的支持推动下,作家村举办了“AI时代下的算力应用”“数字内容 数字保护”“打造数字版权生态链”等多期主题的“网络文学IP直通车”沙龙。

截至目前,这一活动下的IP转化交易成交金额达15亿元。220位网络作家与优酷、番茄动漫、中南卡通、电魂网络、恺英网络、网龙网络、玄机科技、若鸿文化等250家文创企业已达成合作,有85项IP成交,成功实现IP转化。

在“村民”眼里,这不仅是实实在在的红利,也极大地提振了创新创业的热情。中国网络作家村运营负责人沈荣表示,越来越多的“村民”完成了从作家到企业家的蜕变,如《妖神记》的作者发飙的蜗牛成立了杭州若鸿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如今该公司已成为国内头部动漫制作与发行企业,掌握多个优质且具有影响力的IP。

一场共谋发展的“双向奔赴”

如何借助网络文学优势,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工会牵头组织近十位优秀网络作家集体参与创作了不少反映杭州党建工作、广大职工和劳模工匠的优秀文学作品,如《杭州党史故事》二部曲、《西子弦歌》《劳模工匠心向党》《逆流而上的力量》等多部主题书籍创作,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书写时代主旋律篇章,同时进一步扩大工会工作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其中,纪实文学集《劳模工匠心向党》集结了溺紫、西里、九度、李卓、鹤雪沽酒、北萧等多名网络作家,采访撰写了宗庆后、孔胜东、吉正龙、杨金龙、陈腊英、葛小青等20名劳模工匠典型人物。“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感人事迹,让我们每一位参与创作的作家都产生了发自内心的震撼。”作家溺紫表示,“能叙写这些劳模工匠的精彩人生,呈现他们的奋斗精神,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这部纪实文学集出版后已作为杭州劳模工匠系列丛书之一在杭州各级工会和广大职工中推广开来。

为了让作家们拥有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工会还经常性地开展艺术交流、采风活动,从高新科技企业到红色革命根据地,作家们走出书房,走进现实,感受现代化发展的脉搏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围绕网络作家的挖掘与培育,工会优先推荐有潜力的会员参与各类作家培训班,帮助他们提升专业素养;积极支持作家村作家参加各类全国性网络文学奖项的评选,进一步扩大网络作家的影响力。

为了吸引更多有潜力的作家入村,工会计划2025年在作家村“数智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网上工会建设。“我们将定期开展社保权益、版权保护、作品维权、名家创作指导等多种线上课程,为更多网络作家提供实质性帮助。”王誉蓉介绍。

中国网络作家村不仅是一个创作的摇篮,更是一个充满关怀与支持的大家庭。在这里,作家们用匠心打磨作品,用文字传递情感;工会则用温暖的怀抱,为他们的创作之路保驾护航。正如一位工会会员所说:“有了工会,我们不仅有了归属感,更有了追梦的底气。”

(浙江工人日报记者吴晓静 通讯员张晓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自打网络作家村来了“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