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成长片段 陶艺初体验 N302班 方俊达 指导老师 朱小维 寒假里…

转自:南湖晚报

  成长片段

  陶艺初体验

  N302班 方俊达 指导老师 朱小维

  寒假里,妈妈带我去江西景德镇游览。景德镇是有名的瓷都,我欣赏到了各种美丽的瓷器,还体验了一把陶艺。

  刚开始,老师让我们摔陶泥。陶泥是棕色的,摸起来又软又细腻,掂起来沉甸甸的。我用力地摔着泥,尽量把所有地方都摔到,不一会儿手就酸了。

  接着,我把泥放在拉坯机上。机器慢慢地转起来,原本不成型的陶泥渐渐有了规则的形状。但是,陶泥沾得我满手都是,黏糊糊的。老师告诉我:“做陶泥要多沾水。”我照老师的话去做,果然好多了。好景不长,新的问题又来了。我本来想做成杯子,在开口的时候,一个用力,口子开得太大,一点都不像杯子,反倒像个碗了。

  我急了,想要把口子捏小,杯口却歪了。老师教我,慢慢地一点一点地从下往上推,就能把口子缩小。我屏住呼吸,轻轻地耐心地推着,口子真的变小了,杯子成型了!

  最后,老师帮我烘干,让它固定形状。我小心翼翼地捧着亲手制作的杯子,来到上色的地方。我用浅蓝色打底,在杯口和底部涂上深蓝色,看起来真漂亮。

  大功告成,不过我不能带杯子回家,因为它还要经过高温烧制才能牢固。第一次体验陶艺,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好在我没有急躁,按照老师的指导,一样样解决了问题。我依依不舍地告别我的杯子,真希望它早日寄到家里!

  饺子里的成长魔法

  N406班 杨致远 指导老师 沈佳玮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里,我家的厨房正在上演春节特别节目——包饺子大赛!看着爸爸妈妈手指翻飞变出胖乎乎的元宝饺,我信心满满地撸起袖子:“妈妈,让我来露一手!”

  初生牛犊的我抄起饺子皮,舀了满满两大勺馅料。“看我的乾坤大挪移!”双手用力一合——哎呀!韭菜鸡蛋馅像喷发的火山岩浆,“滋溜”一下从指缝里窜出来。我慌慌张张揪了块面皮当“止血贴”,左边刚堵住,右边又“噗”地冒出新泉眼。最后包出来的“战利品”活像裹着绷带的小粽子,可怜巴巴地缩在案板上。

  “小看饺子大将军了吧!”爸爸笑得眼睛眯成缝。我不服气地“哼”了一声,这次只放指甲盖大的馅料,轻轻一捏,饺子倒是没露馅,可躺在盘子里活像晒蔫的茄子,软塌塌直不起腰。我的耐心像漏气的气球,把面团往案板上一摔:“不玩了!它们就是故意和我作对!”

  这时,妈妈的手轻轻包住我的小拳头:“来,跟着妈妈的节奏跳舞。”她带着我的手指跳起华尔兹:先给面皮画个月牙弯,放上会眨眼的馅料精灵,食指沾点清水描个魔法圈,最后像叠小被子那样捏出十二道褶。当我的第一个元宝饺挺着将军肚亮相时,厨房里爆发出欢呼声:“成功啦!”

  现在,我的饺子大军里既有昂首挺胸的白天鹅,也有咧嘴笑的月亮船。原来失败不是拦路虎,而是藏在面粉里的成长魔法。就像除夕夜的饺子总要煮破几个才够味,成长路上摔几个跟头,才能包出人生的圆满呀!

  年

  N407班 金芷琪 指导老师 陈舒蕾

  春节,是我国最古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过年我们可以拿红包、穿新衣、吃年夜饭、放烟花。

  一大早起来,我就拿出扫把,希望把一年的晦气都扫掉。我认认真真地打扫,“刷刷刷”几下,地板上的灰尘和垃圾都一扫而光。不一会儿,房间便被打扫得一尘不染。看着整洁的房间,我突然意识到,打扫不仅仅是清理环境,更是一种辞旧迎新的仪式,让我学会了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也懂得了责任的意义。

  吃完午饭,爷爷正忙着贴春联和年画。金灿灿的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喜气!爸爸还在柜子上贴了个“福”字。我见了十分不解,奶奶笑着说:“福字贴倒了怎么说?”“哦!福到了!”我欣喜地大喊起来。我趁爷爷不注意,偷偷拿了个小小的“福”字贴在了我的房门上。春节的习俗不仅仅是形式,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我也开始懂得,幸福不会从天而降,而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创造和珍惜。

  到了晚上,我想:我们家的年夜饭可真丰盛啊!有醉虾、三文鱼……但是比这一桌子美食更吸引我的是奶奶手里的大红包!我三步并作两步地走到奶奶身旁,奶奶好像知道了我的意思,于是就把红包给了我!接过红包的那一刻,我感受到的不仅是喜悦,更是一种亲情的温暖。我开心地说:“祝奶奶平平安安、年年有余、万事大吉、鸿运当头、事事如意!”

  吃完年夜饭,终于到了我最喜欢的环节——放烟花。我先把一个小烟花放在地上,然后爷爷用打火机把三分钟的引线点燃,我看了一场盛大的烟花秀,烟花在夜空中绽放,五彩斑斓的光芒照亮了我们的脸庞。

  这个春节,我不仅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更在点点滴滴中收获了成长与感悟。我学会了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懂得了责任与感恩的意义,也明白了幸福需要用心去创造。春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带着这些感悟,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用行动去回报家人的爱,用热情去迎接每一个新的开始。

  打年糕

  N503班 褚长歌 指导老师 朱小慧

  “新年到,吃年糕。”正月里,我见识到了一次手打年糕。

  家乡澉浦的街头满是糯米的浓香,正中间有着一口洗过的石臼,旁边有着两个冒着热气的大桶,里面满是刚出锅的糯米。只见一位青衣大汉走上前来,一股脑地把糯米倒进了石臼,又提起一个巨型木槌:“这个有50斤重,还有一个20斤重的小槌,但是用大槌子打出的年糕又软又糯,更加可口。”然后他猛然抡起了木槌,奋力将其砸下。在大汉的努力下,石臼中的年糕已逐渐成形,每打几下,就有一名村民在电光石火间,用一个浸过清水的丝瓜团给糯米团翻面,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我看着这情形,不禁想:哼,打年糕不也挺简单的嘛!我也试试。我走上前:“叔叔,让我也来试试。”叔叔笑了笑,把木槌递给了我,我不以为然地接了过来,可刚一到手,整个人都沉了半截。这小小木槌竟这般重!可是周围这么多人看着,我只好硬着头皮使出吃奶的力气猛地一挥,“呼”,木槌高高扬起,再往下一砸,“啪”,石臼中的糯米团猛地弹了一下,更软了……

  年糕出臼了,下一步便是切年糕了。村民们把糯米团平摊成长条,一人把棉线放在年糕之下,哪里要切便用棉线猛地交叉,就能切下一块。刚出炉的年糕撒上白糖,一口下去,甜香四溢,真算得上人间美味。

  木槌一次次落下,发出“啪啪”的清响,石臼中冒着热气,笼罩着村民们热火朝天打年糕的身影……

  团子里的年味

  N405班 孙艺萌 指导老师 朱铮霞

  做团子是我家过年不可或缺的习俗,小小的团子蕴含着浓浓的年味。

  腊月二十八,妈妈说要和奶奶一起做团子。我兴高采烈地说:“妈妈,我也要帮忙!”“当然好呀!”妈妈回答道。我走进厨房,映入眼帘的是白白的糯米粉以及各种馅料,有豆沙馅、猪肉馅、萝卜丝馅,每一种馅料都承载着家的味道。

  开始做团子了。首先,妈妈往糯米粉里加入开水,用筷子搅拌几下,再多次揉搓,糯米粉渐渐变成柔软的糯米团,像云朵般柔软。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揪下一小团,试图搓成圆球,然后再捏成碗状,往里面加馅料,再把馅料包起来。可我的团子就像是一个调皮鬼,不听使唤,要么撑破肚皮,要么奇形怪状。妈妈见到我的窘状,笑着说:“先要把团子的口捏紧,然后慢慢转动团子,这样就不会露馅了。”在她的指导下,我的团子终于有模有样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做好的团子放在蒸笼里,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接下来就是蒸团子了,25分钟后团子蒸熟出锅,香气瞬间弥漫整个屋子。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团子往嘴里送,一口咬下去,哇,软软的,糯糯的,甜甜的,是年的味道。我又往蒸好的团子上点了一个小红点,瞬间,年味十足。

  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美味的团子。原来,最珍贵的年味,就藏在软糯的团子里。年味不仅是烟花和鞭炮声,更是和家人在一起的温暖时光。

  海盐八大碗

  开启欢乐年夜饭派对

  N501班 莫蔚浠 指导老师 王晗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寒假一到,我每天都掰着手指盼春节,因为过年就能和家人一起准备超热闹的年夜饭啦!这顿年夜饭,可藏着我们海盐的“八大碗”,每一碗都有故事,都带着浓浓的家乡味。

  一大早,我就像个小炮弹似的冲进厨房。哇,里面可真是热火朝天!奶奶正在灶台前拿着大勺子精心地调制东坡肉的酱料,那香味直往我鼻子里钻,馋得我直咽口水。爸爸在案板上熟练地切着做红烧羊肉芋艿的羊肉,每一块都切得大小均匀。妈妈则在一旁仔细地清洗着做醋炒鱼的鱼,动作轻柔得像是在给小鱼洗澡。

  我迫不及待地跑到奶奶身边,拉着她的衣角说:“奶奶,我好想帮忙做东坡肉!”奶奶笑着点头,让我倒酱油。我手一抖,倒多了一些,奶奶笑着说:“没事儿,多一点酱油,颜色更漂亮,味道也更浓郁。”我把五花肉放进锅里,看着它们慢慢被酱汁包裹,心里满是期待。

  我看到妈妈往醋炒鱼上撒嫩绿的韭芽段,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醋炒鱼要加韭芽呀?”妈妈说:“韭芽的香味沁入鱼肉,闻着香,吃着鲜,这可是醋炒鱼的小秘诀。而且鱼在年夜饭里,寓意着年年有余,新的一年咱们家就会好运连连!”我听得眼睛亮晶晶的,原来一道菜里藏着这么多学问。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长生果、白斩鸡、老笋干丝也陆续上桌,八大碗组成的年夜饭终于准备好啦,要把人给“香晕”了!

  准备年夜饭虽然有点小累,但真的太有趣啦!我学会了做家乡的特色菜,还感受到一家人在一起的温暖和快乐。这个寒假,因为这顿年夜饭变得超级难忘,我已经开始掰着手指头盼着明年的春节啦!

  好玩的磁铁春联

  N307班 彭芮涵 指导老师 李艳敏

  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蛇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今年我们家有了一件新鲜玩意——磁铁春联。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快递盒一看:红色的春联上印着金色的字,摸起来滑溜溜的,背面还有一层黑黑的磁铁。“这也太酷了!”我兴奋地叫道,“不用胶水也能贴春联了!”

  爸爸把上联往门框上一放,“啪”的一声,春联就稳稳地吸住了。我在一旁也跃跃欲试,接过下联,踮起脚尖对准位置。可是磁铁好像故意跟我作对似的,春联贴得歪歪扭扭的,怎么也贴不正。“要这样,”爸爸握住我的手,“先对准上边,再慢慢往下放。”在爸爸的指导下,我终于端端正正地贴好了下联。看着自己的“杰作”,我得意地笑了。

  看着最后的横批,我灵机一动,把它贴到了门框上,像一顶红彤彤的帽子。妈妈竖着大拇指夸我:“我们家小宝真会想办法!”

  时代在进步,春联都变得这么环保又有创意了,这个蛇年因为有了磁铁春联显得格外特别。红彤彤的春联不仅仅是新年的装饰,更是我们一家人共同创造的美好回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成长片段 陶艺初体验 N302班 方俊达 指导老师 朱小维 寒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