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上海3月1日电(记者 葛佳明)全球宏观形势复杂严峻,这使得今年的“中国外贸新春第一展”——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称“华交会”)备受瞩目。3月1日,在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特别支持的第33届华交会开幕式上,专家学者与业界精英聚焦“识变应变 拓展外贸新空间”主题,深入探讨国际贸易新趋势与应对策略。
与会专家指出,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将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增长,注重“内外兼修”的发展路径,通过重塑国际贸易合作体系、数字赋能,将加速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聚焦双向赋能,打造贸易新平台
作为展示中国外贸企业创新实力与品牌升级的“前沿窗口”,本届华交会参展企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上下游集聚更加完整,有不少跨界“新秀”慕名而来。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平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国际贸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面对国际贸易环境的诸多不确定因素,本届华交会集中展现华东地区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新动能和新趋势,全面彰显我国外贸发展的强大韧性和活力。
“本届华交会将聚力打造‘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赋能的贸易新平台,持续发挥推动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作用。”刘平表示,华交会将助力企业更好地链接全球新商机,拓展合作新空间,为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力量。
图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平致辞浙江省商务厅党组成员、浙江省交易团团长方晓表示,华交会作为中国外贸的新春第一会,是新一年浙江外贸开拓国际市场的绝佳起点。
“今年我们组织了近1000家企业参会,其中民营企业参展比例高达85.9%。”方晓表示,截至目前,浙江省进出口企业已达11.9万家,其中民营企业首次突破10万家。华交会作为以出口为导向的区域性展会,正吸引着越来越多浙江民营企业,以“品牌响、技术强、质量优”的崭新形象亮相,成为浙江民营企业“千团万企”拓市场、增订单的重要平台。
图为浙江省商务厅党组成员方晓致辞创新驱动发展,铸就外贸新优势
2024年,我国外贸增长规模达到了2.1万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也彰显了中国制造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突飞猛进。
随着新产品、新业态和新品牌的不断涌现,中国外贸从成本和价格优势为主向竞争新优势转变,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不断向“新”求进。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负责人,中金研究院院长彭文生在演讲中表示,规模经济和创新经济并非对立,而是互为支撑。
彭文生表示,以光伏产业为例,中国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使得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从而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同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使得电动车的价格优势逐渐显现,促进了全球市场的普及。
“DeepSeek的成功,看似是一个降低规模定律约束、打破规模壁垒的故事,但从宏观角度来看,这反而是规模经济的体现,尤其得益于中国的大国规模提供的外部规模经济。”彭文生表示,对于中国而言,在创新过程中需要发挥好大型经济体与人口大国相结合的规模优势。
彭文生认为,中国的比较优势在人才,科技创新的核心生产要素是人才,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首要是从“重供给与资产”转向“重需求与人才”。
图为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负责人,中金研究院院长彭文生发言上海进出口商会会长、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季胜君表示,贸易创新使得我国的出口韧性较强,中国有全产业链优势,有规模经济的优势。“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比连续多年下降,高新技术产业占比逐步提升,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也增强了国际竞争力。中国品牌海外综合信任度持续增长。”
图为上海进出口商会会长,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季胜君发言中国丹麦商会全国创始会长、特雷通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曦萌建议中国企业增强韧性和柔性,加大创新力度,积极应用科技,并与国际客户保持紧密沟通,使供需双方都能在变局中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据介绍,为应对供应链变化,特雷通集团通过数字化、自动化和技术创新提升生产效率,并在中国扩大生产规模,其中,2024年5月,特雷通集团在浙江嘉兴开设了新工厂。
图为中国丹麦商会全国创始会长、特雷通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曦萌发言拓展国际视野,“朋友圈”持续扩容
2024年,中国外贸“朋友圈”持续扩大,东南亚超越欧美市场成为我国出口的主要市场。中国与东盟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首次超过一半,对拉美、非洲、中亚五国、中东欧等进出口均高于外贸整体增速。
季胜君表示,尽管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着供应链变化、贸易摩擦以及汇率变化等挑战,但进出口市场以及贸易伙伴多元化使得中国外贸仍存机遇。
“我们也不断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顺应纺织服装供应链转移的趋势,在东南亚国家和埃塞俄比亚一共自建和投资并购了16家工厂,形成了中国接单设计打样、东南亚加工的全球销售的供应链布局。”季胜君表示,布局东南亚让他们业务订单稳定,降低了综合成本。
季胜君建议,外贸经营企业可充分利用国家及地方的各种政策,通过保险服务和贸易援助措施解决在共建“一带一路”市场拓展中遇到的问题。“要以底线思维谋生存和促发展。加快探索内外贸一体化,开展外贸拓内销、内外贸共享供应链。”季胜君说。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翟东升表示,中国可以发挥“定心丸”的作用,为世界带来更多的确定性,可以通过深化与全球南方国家,以及欧洲、东亚、东南亚等地区的互惠贸易协定,携手各方共同构建新型贸易合作体系与开放格局。
图为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翟东升发言跨境电商发力,壮大外贸新动能
目前,跨境电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外贸版图,2025年注定是"波涛汹涌"的出海年。国际形势的变幻与AI浪潮的发展共同推动着外贸格局的变革。本届华交会也深度聚焦跨境电商、绿色贸易等新业态,致力于打造“数智融合、要素赋能”的外贸升级主阵地。
阿里巴巴国际站中国区副总裁兼中小企业国际贸易事业部总经理刘光俊表示,随着科技迭代和发展,跨境电商正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平台出海时代才刚刚开始。
“一方面技术迭代加速全球化进程,另一方面全球基建速度在近几年加速。”刘光俊认为,未来3年欧美市场的基础设施将有可能达到当前中国的基建水平,进一步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
刘光俊表示,智能化技术对跨境B2B的各个环节都有显著影响,AI可以在发货、接待、营销、风险顾问等方面大幅提升效率和准确性。目前阿里巴巴国际站已经全面接入DeepSeek等先进模型,在卖家侧可为跨境B2B商家配备“AI智能副驾”,在买家侧推出了AI搜索引擎 Accio,结果显示用户从搜索到采购的转化率有了20%至30%的提升。
对于产业带内已经加入或即将加入阿里国际站的企业,阿里国际站将整合站内外专项资源,匹配专项服务,帮助产业带商家高水平出海,加快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增长。
图为阿里巴巴国际站中国区副总裁兼中小企业国际贸易事业部总经理刘光俊发言作为国内聚焦纺织服装和轻工产品行业规模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展会,华交会由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及南京市、宁波市等9省市商务部门联合主办。自1991年创办以来,华交会秉承“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办展理念,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风向标之一,为全球客商搭建了合作共赢的交流平台。
编辑:谈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