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外地的昊昊今年16岁,正在读高中。三个月前,昊昊突然出现了走路不稳、两条腿没有力气的状况。改善饮食后,家人发现昊昊走路还是无力,便带他到当地医院就诊,检查后提示四肢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由于无法明确病因,家人带昊昊来到南京市第二医院寻求进一步诊治。
病情诊断疑点重重
该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蔚接诊后发现,除了走路,昊昊的反应比同龄人略慢,和家人沟通后,他们确实感觉昊昊最近反应变得迟钝。经过查体,发现昊昊双下肢腱反射活跃、病理征阳性,首先排除了周围神经病变。但昊昊又存在感觉障碍和运动协调差的问题,考虑到昊昊平时吃饭少、饥一顿饱一顿的情况,难道是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是由于人体对维生素B12的摄入、吸收、结合、转运或代谢出现障碍导致体内含量不足,从而引起的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累及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和昊昊走路不稳的状态正好吻合。但查血及核磁等影像检查后,昊昊除了轻度贫血伴同型半胱氨酸重度升高外,其余如叶酸、甲钴胺等B族维生素等都未见明显异常,单单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显然不能完全解释昊昊的病情。
诊断方向又聚焦到重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上。王蔚主任介绍,一般将血清中Hcy浓度高于15μmol/L定义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根据血清中Hcy浓度,将HHcy分为轻度(15-30μmol/L)、中度(30-100μmol/L)以及重度(>100μmol/L),而昊昊的同型半胱氨酸却高达201.4μmol/L!为何会出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否有遗传病的可能?经过科室讨论,王蔚主任团队决定为昊昊完善同型半胱氨酸相关基因检测。
该病多出现于婴幼儿时期
经过基因检测,发现昊昊患上的是一种名为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emia,MMA)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先天性有机酸代谢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在全球的发病率约为1/127000~1/50000。临床表现主要是神经、血液、肾脏等多系统损伤,病死率较高。该病多在婴幼儿时期起病,按发病时间可分为早发型(发病年龄≤1岁)、迟发型(发病年龄>1岁),晚发型多为4—14岁,成人发病少见。一旦发病,若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危及生命,即使治疗及时,也有一部分患者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明确病因后,王蔚主任团队即刻对昊昊进行维生素B12肌肉注射治疗及对应药物治疗等。现昊昊症状得到缓解,可以自行行走,出院后继续药物治疗,规律饮食,加强营养和适当康复锻炼。
王蔚主任表示,甲基丙二酸血症作为一种罕见病、遗传病,临床表现多样,易漏诊、误诊,患者出现神经系统损害并伴有同型半胱氨酸异常升高应提高警惕。
据悉,由于该病多出现于婴幼儿时期,因此做好新生儿筛查、高危筛查、产前诊断等至关重要。同时,如果家族中有一人确诊,建议家族成员尽快就诊,进行基因检测,排除疾病可能。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通讯员 张诗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