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潘钰鑫 苗楠钰
昨天的禾城,春光明媚、风和日丽。
下午,在嘉兴市民营企业座谈会现场,气氛热烈、暖意融融。不断从会场内传出的热烈掌声,彰显着民营企业家带领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在这春意萌动、生机勃发的美好时节,很高兴与大家共聚一堂、共话发展。今天,我们召开座谈会,就是与各位企业家朋友共同商讨推动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市委书记陈伟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时隔6年多,中央再度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鲜明信号。嘉兴紧跟中央、省委步伐,邀请民营企业家面对面,倾听企业家心声,不仅让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更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
会议现场,多位市领导来了,各相关部门负责人来了,10位来自上市公司、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创新企业、外经外贸企业、民营大型企业、新生代企业的民营企业家代表也来了。
信心和发展,是这场座谈会的鲜明主题。
“去年全球经济呈现出不确定性。尽管部分行业和创新领域展现出韧性,但整体信心受制于市场预期。”首位发言的是嘉兴市工商联主席、天通高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建清,作为一名“60后”禾商,他见证了嘉兴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一跃成为民营经济强市的壮丽历程。在他看来,“民企从来不怕困难,而是怕没有信心。不管别人怎么看,我们自己必须坚信自己,因为自信就是最大的基石。”
10名来自不同领域的民营企业家代表先后发言,探讨形势、剖析问题、提出建议。市领导认真听取发言,不时询问情况,同大家深入交流。
新凤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庄耀中接过话茬,给在场企业家分享了新凤鸣集团成立25周年那天自己的感悟:“25年来,我们企业专心致志只做一件事;在新凤鸣25岁的那一天,我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思考新凤鸣未来的25年要怎么走。我想必须从要素驱动增长逐步转向创新驱动增长。”
发言的民营企业家代表纷纷敞开心扉,道出了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扰。
“当前,内需未完全释放,竞争性行业产能过剩的苗头还未完全出清,产业链龙头对产业链中小企业的不公平要求持续提高,造成行业‘内卷’现象非常严重。”恒锋工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尔容介绍起自家产品在市场上的最新用途,并直截了当地提出了企业面临的困扰。
“嘉兴作为长三角重要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成绩斐然,在营商环境、产业布局优化方面成果显著,然而,我们在支持本地民营科创企业方面,相较于一些先进地区,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浙江太美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璐深有感触。
一个个问题背后,更有一句句箴言。
“希望能深度对接杭州的数智经济和科技成果,为我们牵线搭桥。”
“建议深入探索更为灵活多元且适配性强的投资退出机制。”
“建议培育和扶持本土服装设计师及原创品牌,构建良好的时尚发展生态圈。”
……
听着民营企业家发自肺腑的心声与需求,市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频频点头,并不时用笔记录。座谈会现场,始终洋溢着积极而热烈的气氛。
下一步,嘉兴将如何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大显身手”?
——健全政策落实制度机制,系统整合国家、省、市惠企政策,简化申报流程、提升审核速度,实现政策精准匹配、免申即享、一键直达,坚决把出台的政策落实到位、把应有的服务提供到位、把作出的承诺履行到位,全年为企业减负230亿元以上;
——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完善政企常态化交流沟通机制,开展干部“走基层跑企业”“走基层跑项目”活动,深入企业一线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强化各类资源要素保障,全力以赴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推动企业报表“最多报一次”、执法检查“综合查一次”,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切实依法维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实现“服务有感、监管无感”;
……
政策千万条,落实第一条。政府热切的回应、务实的举措,让在座的民营企业家代表更感振奋。
“很感动、很激动、很受鼓舞!这是一次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双向奔赴’。”参会的嘉兴威伏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四九心潮澎湃,他直言,“我们民营企业家将以创新思维破除路径依赖,以实干精神突破发展瓶颈,以数字赋能重构产业体系,通过产业链协同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为嘉兴科创与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时至今日,嘉兴的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拉动投资的主力量、改革创新的主引擎、就业增收的主渠道。
数字足以佐证:全市有80万户经营主体,平均每7人就有1个“老板”;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70%的GDP、70%的出口、71%的创新投入、75%的税收、86%的就业岗位、97%的经营主体数量。
不知不觉间,近3个小时的座谈会接近尾声。会议结束时,会场里发出会心的笑声,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此时的大厅内,悬挂正中的南湖红船图上,红船映初心,南湖起波澜,正是一派新气象。乘着新时代新征程的春风,嘉兴的民营经济必将迈向更加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