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京津冀观察|共铸一条链打造“未来之车”

转自:千龙网

天津武清的生产车间里,机械臂熟练地组装着车灯,两个小时内,这些车灯就可能出现在北京的生产线上,与来自三地的其他零部件一起,组装成一辆新能源汽车……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走向纵深,这样的生产场景已成为日常。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新能源汽车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京津冀地区工业基础雄厚,汽车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是我国六大整车产业集群之一,且在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场景示范等方面优势互补。眼下,很多知名新款车型的重要零部件都由三地联合供应。比如,变速箱、座椅系统、排气系统、底盘系统是天津的;地毯、蓄电池、车顶行李架是河北的;玻璃升降器、空气滤清器则来自于北京。共铸一条链,共造一辆车,为三地的产业升级打开了更多空间。

目前,京津冀汽车产业实现产值已超过8400亿元,成为三地制造业的“首位产业”。亮眼成绩离不开区位优势,更在于协同破局的思维。在顶层设计上,三地联合发布《京津冀汽车产业链图谱》,建立零部件企业和整车企业常态化对接机制,推动整零企业同步设计、同步研发、同步验证;在设施建设上,合建8000亩京津冀汽车生态港,京津塘高速“燃料电池+自动驾驶+北斗导航”全线贯通;在技术攻关上,围绕汽车芯片、线控底盘等“卡点”联合发榜,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与重点企业对接科研转化、攻关需求……随着生态加速完善,京津冀汽车产业的未来也更加可期。

眼下,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是京津冀“六链五群”建设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打造世界级先进汽车制造业集群,关键要凝聚高能级创新力量。特别在车规级芯片、操作系统和工具链等“卡脖子”环节,三地更要加强合作,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一体化推进部署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以更大视野来看,新能源化、智能化的时代浪潮之下,汽车产业的发展也有赖于上下游的充分支撑,包括能源产业、智能电网、通讯信息产业、智慧城市等等。这要求我们以系统思维在方方面面打通阻点、完善配套。

中国汽车产业,正在新能源汽车赛道领跑全球市场。着眼未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期待京津冀勇立潮头,共造更多“未来之车”,为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京津冀观察|共铸一条链打造“未来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