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佳佳 李未来 北京报道
仅隔一个月,市场上又传来全球电池片巨头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润阳股份”)的消息。与上次的消息不同,这一次似乎是个好消息。
2月25日,光伏行业内两大设备厂商奥特维(688516.SH)和捷佳伟创(300724.SZ)相继发布公告,宣布计划分别以1.8亿和7.2亿债权入股润阳股份。简单来说,这两家设备企业身份要从润阳股份的“债主”摇身一变成“股东”。
过去两年,光伏产业链主环节企业业绩普遍承压,润阳股份此前谋求上市,却未能成功,无奈另寻他法,计划被通威股份收购进而“曲线上市”,但竹篮打水一场空,最终被终止了收购。对于水深火热的润阳股份而言,这无疑是一次重击。
那么,此次奥特维和捷佳伟创的债转股行动,能否真正化解润阳股份的债务危机?为深入了解情况,记者向润阳股份相关负责人员发送了采访问题,但截至记者发稿前,未收到其回复。
“卖铲人”的无奈
2月25日,捷佳伟创和奥特维两家公司分别发布了《关于对外投资的公告》。润阳股份和这两家设备厂商的关系,就好比“淘金人”和“卖铲人”,近两年,光伏产品价格急剧下降,“淘金人”大多深陷亏损泥沼,日子不好过,而卖铲人的业绩却相对亮眼。
捷佳伟创的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亿元至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0.80%到89.77%。奥特维的业绩表现虽稍逊一筹,但也是在持续增长的,根据其2024年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收89.4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41.96%; 实现归母净利润13.1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4.64%。
奥特维在解释业绩增长情况时提到,“2024年,光伏行业持续深度调整,全行业面临价格大幅下跌、产能过剩等问题,产业链各环节盈利水平总体承压,部分客户出现亏损。”
记者关注到,对于投资润阳股份的目的,两家设备厂商均在公告里表示,“本次对外投资旨在尽快化解客户欠款问题,加快公司货款回收,降低公司坏账风险,优化公司财务结构,同时也有利于加强与客户的合作。”
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下,这次交易更像是风险控制下的妥协。在光伏寒冬的大背景下,捷佳伟创和奥特维也难以独善其身,本次债权股的“反向输血”行为,或许也是设备厂商不得已下的一种无奈之举。
实际上,一直以来,设备厂商都面临着应收账款坏账的风险。捷佳伟创去年半年报披露,公司应收账款规模较大,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426,009.69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4.33%。若公司主要客户未来财务状况或资信情况恶化,回款制度执行不到位,将导致公司应收账款不能按期收回或无法收回。
奥特维同样有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公司的应收账款规模也比较大,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219,702.55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4.70%。并且,公司部分下游客户未按合同约定及时支付货款,导致公司部分应收账款出现逾期。
不仅如此,奥特维明确表示,2024年上半年,奥特维光伏设备产品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90%。随着光伏行业的亏损企业增加,公司客户的经营状况恶化,公司应收账款及逾期应收账款未来有可能进一步增加。
上市折戟后图谋重启IPO
此次对外投资中,两家公司均采用了债转股的形式向润阳股份增资,金额方面,奥特维以对润阳股份的债权1.8亿元增资,捷佳伟创则是以7.2亿元债券对润阳股份增资。据最新披露,润阳股份债转股前估值为80亿元。增资完成后,奥特维将持有润阳股份股权1012.5万股,占目标公司总股本的2.0225%。捷佳伟创将持有目标公司股份数额为4050万股,占转股后目标公司总股本的8.0899%。
另外,公司股东将由23家增至25家。陶龙忠仍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债转股后持股比例变为28.9633%,江苏悦达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债转股后持股比例则变为17.9775%。
在投资协议中,奥特维和捷佳伟创均表示,本次投资定价系在目标公司资产评估的基础上经各方充分协商确定,同时还设置了投资补偿或回购条款,不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记者注意到,为了给自身权益加上一道“保险”,两家公司还与润阳股份签订了关于上市的对赌协议。
补充协议内容中透露出一个关键信息:目标公司(润阳股份)、陶龙忠、悦达集团及其控股公司承诺,“目标公司于规定时间前完成 IPO上市(A股主板、科创板、创业板)或并入A股上市公司。”并对润阳股份上市完成与否的各种情况下的补偿措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早在此前,润阳股份就有意上市,2022年3月18日,其创业板IPO申请获深交所受理,并于同年11月3日顺利过会,2023年6月20日,润阳股份提交注册,并于同年6月29日注册生效。一年后注册批文自动失效,润阳股份上市折戟。
近两年,公司业绩变脸,处于明显下行周期,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降至2.66亿元。而2024年1—10月,公司实现营收122.89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5.96亿元。公司负债总额29.86亿元,资产总额37.53亿元,资产负债率接近80%。同时,公司出货量市场占比下降,InfoLink数据统计,此前连续位列光伏电池出货量全球榜单第三的润阳股份,在2023年下滑至第五,2024年被踢出了前五榜单。
对于亏损情况下是否能上市,新金融专家、经济学家余丰慧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得看具体的上市标准。如果按常规A股标准,持续亏损且资产负债率高是不利因素,不符合创业板等强调成长性和盈利性的板块要求。但科创板更看重科技含量和未来潜力,若润阳股份在光伏技术方面有独特优势,或许有一定上市可能,不过还得综合考虑监管政策、市场环境以及公司治理等多方面因素呢。”
为进一步探究公司是否为改善业绩、实现成功上市而在业务层面做出相应调整,以及公司电池技术情况,《华夏时报》记者已向公司相关人员发送采访问题。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公司方面的任何回复,公司未来的发展走向依旧充满悬念。
责任编辑:李未来 主编:张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