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机器人除了扭秧歌还能干什么?各行各业又需要机器人做哪些实事?2月28日,在北京亦庄“万台机器人创新应用计划”发布会上,人形机器人“天工”化身发布官,发布一份特殊的招聘启事——北京亦庄机器人九大标杆场景机会清单。
高端制造场景需要机器人进厂实训,商业服务领域需要机器人担任“服务员”,教育教学场景需要机器人成为“智能老师”,园林水域领域需要机器人变身“智慧园丁”,医疗康养领需要机器人成为“全能护工”……在发布会现场,这些问题由发布官“天工”一一揭晓答案。它还表示:“欢迎全球机器人企业来亦庄开展数据采集、实景训练和规模化应用。”
亦庄新城正式全面开放场景资源,将在两年内释放超万台、近50亿元具身机器人应用机会,推动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其中超千台人形机器人的发布需求,围绕建设高端制造、教育教学、园林水域、产业园区、商业服务、医疗康养、电力巡检、市政管理、社区物业九大标杆应用场景,全面覆盖亦庄新城龙头工业企业、医院、学校、社区等公共场所,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具有标杆意义的示范应用场景。
据了解,当前,小米汽车工厂里已有超700台工业机器人助力实现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接下来,北京亦庄计划围绕“机器人+高端制造”领域,首期以京东、小米汽车、拜耳等龙头企业为试点,围绕搬运物料、质监、包装等实际需求,支持机器人产品和人形机器人进产线,明年底前开放超5000台需求。人形机器人还可以专干“脏活累活”,北京亦庄将在工厂、矿山、电力等场所中的危险场景率先推动人形机器人的应用落地,将产业工人从高温、高压、高粉尘等极端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
除了需求发布,北京亦庄还精准对接加速机器人的应用落地,发布会上组织了星海图、云深处、银河通用等十余家企业和机构现场签约。其中,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北京优必选等6家企业与北京市二中经开区学校达成合作。据优必选负责人介绍,将围绕智能教学、智能安防、心理辅导、美育等需求,以“全场景教育机器人矩阵”为核心,计划为学校提供多模态交互与人形机器人等多样化产品,覆盖“教学-实践-陪伴”全链条。
当前,AI大模型的进步让机器人的“大脑”更加聪明,机器人也将正加速走进千家万户。北京亦庄还将在“机器人+产业园区”“机器人+市政管理”“机器人+社区物业”“机器人+电力巡检”等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中,发布数千台机器人需求。同时,吸引全球机器人企业前来开展数据采集、实景训练和规模化应用,共同探索人机共生、安全治理新体系,加快形成要素集聚、创新活跃的机器人产业综合集聚区,构建全国机器人产业高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佳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付丁
责任编辑:梁燕(E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