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邯郸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召开全省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学术交流现场会

转自:河北新闻网

邯郸学院党委书记、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姜瑞林(前左五)向沙国武(前左一)、李景果(前右二)、王越祥(前左二)、孙庆忠(前右三)、蔡玮(后左四)、张路安(后左六)、徐祗坤(后右六)颁发"特约研究员"聘书     供图:王上

河北新闻网讯(文白、孔卫红、杨超群)近日,邯郸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召开全省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学术交流现场会,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出力献策,就“高等院校如何发挥人才、信息、技术等优势抓住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这个‘牛鼻子,成为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突破口”展开研讨。

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助理主任、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乡村振兴专委会副主任、邯郸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名誉院长龚东卫  供图:王上

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助理主任、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乡村振兴专委会副主任、邯郸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名誉院长龚东卫指出,由政、产、学、研、农等各方面出席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学术交流会,以“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主题,紧扣中央脉搏、贴紧发展实际、引领学术前沿、充满泥土芳香。

龚东卫认为,乡村振兴是一项国家战略、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集体奋斗。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政治底色和奋斗主线,是高质量共同富裕、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现代乡村治理的政治组织保障。政、产、学、研、农各方使命一致、初心相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既是乡村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乡村教育的重要保障,更是乡村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需要集体经济的信仰者、研究者、实践者、奋斗者们共同携手,通过加强产教融合,推动高技术、新理念、新模式“入乡随俗”,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孙庆忠 供图:王上

中国农业大学孙庆忠教授认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不只是对乡土文化的刻意存留,更是对农业特性、对乡村价值的再评估,其终极指向是现代化背景下的乡村建设。对乡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梳理,既是对乡村文化“人”的重新发现,也是对村落与乡土价值的重新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一切本土资源将逐步被转换成唤醒人心的力量。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原二级巡视员李景果 供图:王上

从事河北省农村改革工作多年的原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副研究员李景果认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是“走回头路”,它是对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的改革、继承与发展,是在时代发展要求的基础上,用新的思路理念来实现更高水平的新合作。与过去传统的集体经济相比,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一脉相承的。经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新型集体经济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一是产权更加清晰。通过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基本摸清了集体家底,村集体有了一本“明白账”。二是成员确认更加准确。通过开展成员身份确认,解决了困扰农村集体经济“为谁发展”的核心问题。三是财产管理更加科学。将集体经营性财产,以份额形式量化到本集体成员,实行“量化到人、固权到户、户内共享”,实现了集体财产科学管理。四是内部治理更加规范。逐步实现了由传统经营方式,向赋予集体经济组织特别法人地位,实现了民主管理、科学决策。五是收益分配更加合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坚持劳动联合的基础上,收益分配实现了科学化、制度化、透明化。

河北省农村合作经济促进会秘书长、省委共产党员杂志社原高级编辑沙国武    供图:王上

河北省农村合作经济促进会秘书长、省委共产党员杂志社原高级编辑沙国武认为,我们需要从政治的高度、以意识形态的眼光、用红色传承的精神,来看待和对待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原二级巡视员、总规划师王越祥  供图:王上

河北省省农业农村厅原二级巡视员、总规划师王越祥谈到当前农村集体经济面临的困境,总结了6个方面不到位,就我省而言,农村集体经济总量普遍偏小、整体实力偏弱。有些地方集体收入来源单一,坐收村集体资产租金,在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上,在取得经营性收入手段上,缺少行之有效的办法。

邯郸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海军   供图:王上

本次研讨会发起者、邯郸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海军介绍了邯郸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从成立到现在3年时间在理论研究、服务帮扶、学术交流三大方面取得的成绩,以侧重相关政策培训、总结和推广集体经济先进经验,选树试点、培育示范村、示范乡镇、示范县,开发新技术、新模式、新路径,整合政策、人才、资产、资金等资源,全力配合各级党委政府培育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职责和使命。他认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困惑和风险。

李景果提出了发展过程中要把握好“三个不能、一个防范、四个坚持”。所谓“三个不能”,一是不能改变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二是不能改变农业发展的市场化取向。三是不能再走过去发展乡镇企业的老路子。所谓“一个防范”,就是注意防范经营风险。要坚持稳中求进,不能好高骛远、贪大求洋,再次挫伤农民积极性。要增强投资决策科学性、规范性,防止盲目决策。筹集资金应当真正履行民主程序,防止出现债务风险。对外投资应遵守法律法规,做好风险评估和控制。所谓“四个坚持”,一是坚持因地制宜选路子。要在当地优势产业上做文章,从服务农民生产、生活“两个服务”需求上找突破,把重点放在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也不划算的服务领域。二是坚持党建引领。集体经济要想发展好,必须要有一个过硬的党支部和带头人,这样才能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经营优势。三是坚持有效的利益联结。依靠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全面的监督管理机制,推动村集体、农户和市场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利益攸关方,实现互惠互利、可持续发展。四是坚持市场导向。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内部治理模式和外部合作机制,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能建得起、稳得住、能发展。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武安市白沙村党委书记侯二河  供图:王上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武安市白沙村党委书记侯二河指出,白沙村靠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启动和助力乡村振兴,村里的30多家企业全部属于集体所有,靠集体经济的壮大实现了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的集体兜底全覆盖。正是靠着在多年的发展中,始终坚持走集体经济道路,2022年,白沙村社会生产总值达25亿元,集体资产达18亿元,集体可支配收入4.5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4.6万多元,实现了“住房城市化、就业全民化、生活福利化、环境生态化、教育医疗养老集体化”。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财经学院副院长、教授徐祗坤  供图:王上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授徐祗坤认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主体,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善治的重要力量,是提升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巩固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重要保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刻不容缓、时不我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邯郸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召开全省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学术交流现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