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清科研究
2024年以来,国家及各地相继出台了系列支持并购重组的政策措施,为并购市场的活跃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国家层面,在国务院“国九条”核心政策指引下, 6月、9月证监会发布“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加强产业整合或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进一步推动并购重组市场高质量发展。12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鼓励央企积极开展有利于提高投资价值的并购重组。在顶层政策的影响下,深圳市、安徽省、无锡市、上海市、苏州市等省市纷纷出台了支持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加之A股IPO阶段性放缓,企业后续融资与投资机构退出均面临一定压力,企业家与投资人或积极寻求并购交易机会,我国并购市场交易活跃度有望回温。
01
市场概况
2024年中企参与的并购交易活跃度延续下滑态势,第四季度环比回升
数据层面,2024年中企参与并完成交割的并购交易虽整体延续了下滑态势,但在政策提振下第四季度交易活跃度环比回升。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24年中国企业参与的并购案例数总量2,335起,同比下降12.0%;涉及交易总金额超6,000亿,同比下滑近四成。其中,第四季度并购案例数量共计563起,交易规模达1,829.10亿元,环比上升5.6%、59.7%,政策效力逐步显现。
02
境内外市场
境内外市场并购活跃度普降,并购基金主导的大额并购交易逐渐增加
境内市场方面,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24年国内并购交易共完成2,207起,涉及交易金额5,173.83亿元人民币,占并购整体交易数量的94.5%、交易规模的86.2%,分别同比下滑11.4%、40.1%。整体来看,境内并购交易以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优化整合为主,也包括大型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布局,被并购方多为半导体、生物医药等科创领域企业,交易规模较大。
跨境交易方面,中企境外并购与外资并购活跃度仍然受到全球宏观经济、地缘政治等因素的负面影响,加之跨境并购后整合难度大、效果不佳,跨境交易活跃度延续下滑态势。其中,外资并购2024年共完成38起,涉及交易金额434.72亿元人民币,交易数量同比下滑51.9%,交易金额同比下滑43.4%。外资并购主要为香港企业、VC/PE机构对内地企业的并购,其中并购基金主导的大额交易显著增加,太盟投资联合中信资本、阿布扎比投资局等并购大连新达盟是全年最大的一笔并购交易。境外并购方面,2024年的境外并购交易总案例数达90起,同比回升8.4%;涉及交易总金额达392.3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2%。境外并购交易类型主要以境内电信、生物医药、能源矿产企业收购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半导体、生物医药等科创领域或能源矿产等资源企业为主。
03
行业分布
被并购企业方科创属性进一步提升
2024年中国并购市场被并购企业领域仍以半导体、 IT、生物医药等科创企业为主,被并购案例数同比上升28.3%、2.9%、1.3%;同时随着汽车行业整合加速,汽车领域企业被并购活跃度显著增高,行业集中度有进一步提升趋势,被并购案例数、规模分别同比上升48.1%,30.9%。从交易规模看,因大额案例的支撑,生物技术/医疗健康、IT、连锁及零售、电信及增值业务等领域的并购规模均同比显著上升。
04
交易方式
协议转让、增资、全国股转交易仍是三大主流交易方式
从交易方式来看,2024年中企参与并购案例主要通过协议转让、增资、股转系统转让三大方式进行,合计案例数量占比88.1%。其中上市公司发起的并购交易主要以协议转让、增资的方式交易,分别占上市公司发起并购案例数量的约67.7%、19.8%。非上市公司发起的并购案例则主要采用协议转让、全国股转系统、增资的交易方式完成,合计占非上市公司发起并购案例数量的87.7%。从交易规模来看,大额交易主要通过协议转让、增资、发行股份购买方式进行,三种交易方式交易规模合计占比达到91.4%。
05
小结
随着国家和地方支持并购重组的相关政策措施陆续落地生效,并购市场发展环境将在政策引导下迎来结构性发展机遇。以央国企、上市公司为代表的各行业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将积极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并购整合,传统领域企业也将寻求科创领域的并购机遇以推动自身的转型升级。与此同时,部分不涉及关键技术的企业为应对各国关税政策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快速打开海外市场或扩张产能,也将积极寻求海外资产开展跨境并购,以在出海浪潮中占据先机。此外,2024年已有多笔大额并购交易由专业的并购基金“操刀”或参与,预期未来并购基金的身影将愈发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