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投行研究报告
高盛报告被指今天大跌的原因:仿生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拐点仍不明确,“人形机器人”闻风跌停
A股和港股市场的机器人行业相关股票集体大幅下跌,甚至前期一些涨幅较大股票出现批量跌停。2月27日晚间高盛发布了一份调研报告。高盛分析师JacquelineDu团队在春节后对宇树科技进行实地调研后认为,人形机器人技术拐点仍不明朗,距离真正“上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高盛报告
作为我们 2025 年春节后行情调研实地考察(2025 年 2 月 24 日至 2 月 26 日)的一部分,我们参观了宇树科技,并观看了其 H1 仿生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的现场演示。
宇树科技展示了其 H1 仿生人形机器人的能力,包括行走和跳舞,该机器人具备强劲的硬件性能和强大的自主平衡能力。这可能得益于该公司在机器狗研发过程中积累的丰富运动控制经验。在我们 2023 年的上一次实地考察以及 2024 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的展位参观中,我们从宇树科技的技术人员那里了解到,仿生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的运动控制底层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然而,H1 只有 19 个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因此仍然无法处理复杂和精细的任务。在商业化进展方面,该公司表示,在 2 至 3 年内,仿生人形机器人几乎不可能达到与人类工人相同的工作效率,但在 5 至 10 年的时间跨度内,可能会出现有实际意义的应用。该公司目前的仿生人形机器人出货量为几百台,满足了大学实验室的研发以及机器人数据采集与训练方面的需求。
该公司还展示了其 GO2 机器狗,彰显了其在机器狗步态控制算法方面的领先技术。宇树科技每年交付数千台机器狗(包括 GO2 和 B2 等所有型号),主要应用于巡逻检查以及替代危险任务(如火灾救援、变电站 / 核电站检查)。据该公司称,宇树科技在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中占有 60% 至 70% 的市场份额,海外收入贡献占比为 50%。
该公司已成功为其机器狗配备了大语言模型(LLM)应用程序接口(API),使机器狗具备了语音控制能力。然而,配备了大语言模型的机器狗仍无法实现完全自主运行。在硬件设计方面,宇树科技的仿生人形机器人仅采用了旋转式执行器(行星减速齿轮),因此要实现大规模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软件和硬件迭代。据该公司称,其仿生人形机器人每年都在经历技术迭代,并取得了显著的改进。作为参考,宇树科技的每一代机器狗都能将其运动性能(速度、反应能力、攀爬台阶和自平衡能力等)提升 2 至 3 倍。
总体而言,我们参观宇树科技的收获与我们的观点一致,即由于处理多种通用任务的能力不足,仿生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拐点仍不明确。我们预计,到 2027 年(预计)和 2032 年(预计),全球仿生人形机器人的出货量分别为 7.6 万台和 50.2 万台,这一速度比市场预期要慢,因为我们认为,具备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可能还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准备就绪。
我们认为,现阶段的投资机会仍存在于供应链的零部件企业中,因为我们看到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正在形成。基于更高的产品应用确定性和更强的技术壁垒,我们更看好执行器组装商和谐波齿轮供应商 —— 维持对三花智控的 “买入” 评级,基于估值因素,对绿的谐波、江苏雷利和鸣志电器维持 “中性” 评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