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的出现,全球开始重新审视中国资产,中国资产长期折价的情况,可能快要结束了。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的科技创新,正在从量变走向质变;
中国在全球产业版图上位置,正在发生跃迁;
高端产业带来的高附加值,正在增厚中国公司的盈利能力,对股价的托举将会大大提升。
这就是为什么,春节后的这波上涨韧性十足,因为A股有了新的上涨逻辑。
当然了,这种逻辑对股价的影响是长周期的,可能会重塑中国股市的估值体系。
传统的看法是,A股的科技股,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国内市场,但是美股的科技股,服务的对象是全世界。
拿互联网的巨头做对比,美股的头部公司不仅市值比中国的头部公司大5倍左右,而且估值还贵1.7~2.4倍左右。
互联网时代的角逐已经见分晓,大的格局基本定型。
互联网时代,我们孕育了服务本国市场的社交、电商、支付、搜索、网约车、生活服务等头部公司;
美中不足的是,他们都没有被打造成服务全球市场的巨头;
虽然他们都在努力做出海业务,而且近年来海外业务的增长势头也很猛;
但是由于失去了先发优势,逆袭成为全球主导者的可能性比较渺茫。
想象空间受限,这就是中国的科技公司的股价一直低迷的原因。
能够接棒互联网的下一个技术潮流,目前公认的是人工智能。
并不是说人工智能是最尖端的技术,而是它可以深刻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有足够宽广的应用空间,商业价值巨大。
DeepSeek诞生之前,美国的人工智能有绝对的领先优势,中国的人工智能最多是个追随者,不太可能跟美国抗衡。
所以大家普遍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格局,最多和互联网时代的格局一样;
也就是中国的企业继续做国内的生意,美国的企业做全世界的生意;
但是DeepSeek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全世界的看法。
一个是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开发,并不像美国一样需要重金投入,研发的门槛大大降低。
另外,中国一改过去追随者的角色,开始自主创新,这就需要重新评估中国在人工智能版图上的位置。
正所谓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DeepSeek等一众科技新贵的诞生,证明了我们的创新力不输任何国家。
未来,全球人工智能的竞争到底鹿死谁手还不好说。
一个普遍的看法是:美国擅长科技创新,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之类都是美国那边率先突破;
中国人虽然不擅长做创新,但是我们人多、市场广阔,我们擅长把美国的科技创新拿过来做成落地的商业应用;
这种“轻创新、重应用”的模式,存在很多结构风险和发展制约;
比如核心技术容易被卡脖子,半导体和操作系统就是例子;
当年美国在CPU和操作系统上有先发优势,即使我们后来研制出了龙芯CPU和国产操作系统,但也难以突破应用生态壁垒;
但是DeepSeek为代表的一众新兴科技公司的出现,让全世界的投资人开始意识到:
中国多年来深耕的产业升级,量变上的积累已经达到一个临界点,质变的节点可能马上就要到来。
这意味着,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位置,正在发生跃迁。
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产业的竞争。
产业的跃迁,代表着利润率的跃迁,赚钱能力的跃迁。
很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美股标普500的平均ROE在20%,而中国沪深300的ROE在11%左右。
ROE可以简单理解为投资的回报率。
二者回报率的差距,可以简单理解为中美两国主导产业的盈利能力的差距。
越是高端的、高技术的产业,利润率越高,股价走得就越好。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直致力于实现科技突破的重要原因。
目前,人工智能的竞争还没有见分晓,非常值得一战,所以我们肯定会全力以赴。
(转自:大象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