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隐形冠军”汉朔科技新股申购:年营收复合增长超五成,市占率全球前三

绝大多数人在商场购买商品,都会留意商品上的价格和品牌,却鲜少关注过展示价格信息的标签。在公众的认知中,这无非是一张纸写下商品名称和价格,孰不知,这却是零售数字化转型的窗口。

如今在一些大型超市,价签已经向电子化转型。电子价签与零售厂商后台运营、前台的收银系统相关联,可以明显节约经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在电子价签这个细分赛道,国内一家名为“汉朔科技”的企业堪称“隐形冠军”,市场占有率持续位居全球前三。

近日,汉朔科技宣布启动招股。此次,汉朔科技拟公开发行不超过4224万股股票,计划募资 11.82 亿元。根据其招股书数据,2021年至2024年,汉朔科技营业收入由16.13亿元增至44.86亿元。

汉朔科技发行中,网上发行数量为675.80万股。投资者参与网上申购汉朔科技,申购数量上限为6500股。

从“价签革命”到生态重构:

卡位万亿零售数字化赛道

在经历了多段在芯片领域的从业经验后,2012年,侯世国在浙江嘉兴创立了汉朔科技。

次年,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汉朔正式发布第一代商用电子价签产品及第一代电子价签通信基站,并同步推出单门店方案的电子价签软件系统。

彼时,电子价签在国内市场尚处于萌芽状态,而在发达国家已逐步应用落地,汉朔科技率先到国外抢市场。

报告期内,电子价签已经成为公司的主力营收,报告期内占比均超过85%。2021 年至2024年上半年期间,公司电子价签销量分别为 3602.33 万片、6601.60 万片、8345.33万片和 4617.12万片,2021-2023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52.21%。

汉朔科技的产品线也不断延伸,主要包括Nebular、Stellar、Nowa、Polaris和Lumina 五大系列。

汉朔科技赶上了电子价签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浪潮,根据 CINNO 统计数据,2017 年-2023年全球电子价签市场规模从28亿元上升至169亿元,复合增长率为 34.9%,2023年至2028年复合增长率为15.6%,2028年全球电子价签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49亿元。

时至今日,汉朔科技已经占据了国内电子价签市场的头把交椅,2023年度市场占有率约62%。据CINNO统计的出货量数据,2023年汉朔全球电子价签市场份额约 28%。2021年至2023年间,电子价签收入规模亦在全球上市公司竞争对手中排名前三。

目前,能够与汉朔科技匹敌的公司,均来自境外的公司,主要包括 SES、Pricer 和 SoluM等国际知名厂商。与SES、Pricer和SoluM等厂商相比,2024年上半年,汉朔科技无论是营收还是归母净利润的表现,都十分亮眼。

自2013年以来,汉朔科技已经推出多个系列合计超过40款电子价签产品,系统软件迭代版本超过20次。

而从2016年起,汉朔科技也从单纯的电子价签供应商升级为解决方案提供商,并在2018年发布了智慧门店解决方案。

在零售的商业场景下,“人、货、场”为三大核心元素,汉朔的电子价签,本质上是解决了货的数字化转型问题。

汉朔并不满足于此,2018年,公司在原有业务基础上进一步推出自助收银终端、自助购物车等智能零售硬件,辅以持续完善的软件系统及服务,助力零售商全面数字化转型。

除此之外,公司基于与微软Azure云计算平台,直接向客户提供SaaS云平台服务,公司开发的SaaS云服务契合全球集团客户对电子价签系统大规模快速部署、灵活扩容和按需使用的需求。

现如今,SaaS云服务已经是公司的又一增长点,该类收入虽然占比较低,但报告期内增长明显。

全球化“深水区”破局:

本土化创新与供应链韧性双轮驱动

不同于多数中国科技企业“先国内后出海”的路径,汉朔科技自2015年便启动全球化布局。

招股书显示,公司境外主营业务收入自2021年起,占比持续上升,近三年持续超过九成,尤其是来自欧洲地区,收入占比超过六成。

公司采用以直接客户销售为主、经销商销售为辅的销售模式,并通过设立全球销售体系来负责产品销售,按区域分为中国区、亚太区(日本、澳洲等)、欧洲区和美洲区。

目前,公司服务全球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逾400家客户,欧洲市场实现持续增长,并持续拓展大洋洲、美洲等新区域市场。

在中国市场,沃尔玛2011年开始尝鲜货架标签电子化,但由于成本较高,市场接受度并不高。2016年,“新零售”概念开始流行,电子价签是门店数字化的重要手段。不过,截至目前,国内电子价签渗透率仍然较低,随着经济恢复、消费复苏,未来仍有广阔成长空间。

国内市场中,多点集团和华润万家是汉朔科技的重要客户。

值得注意的是,门店数字化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事情,客户与汉朔签署了期限较长的合作协议,这也将能够保证公司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2021年至2024年期间,汉朔科技营收分别为16.13亿元、28.62亿元、37.75亿元和44.86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81.54万元、2.25亿元、6.94亿元和7.10亿元。2021年至2023年期间营收复合增长率为52.99%,具备可观的成长性。

报告期内,汉朔科技主要采用外协加工为主、自主生产为辅的生产模式,外协加工模式下公司直接向外协加工厂采购电子价签终端等整机产品。

目前,汉朔科技的外协加工厂主要有3家,分别是比亚迪、立讯精密和惠科股份。公司于2020年起与惠州比亚迪、立讯精密达成合作关系,并完成在越南境外生产基地的布局。

上市后的“第二曲线”:

AIoT与产业协同的想象空间

当前,全球零售门店数字化渗透率仍然有上升的空间,人工智能算法和算力准确度的提升,仅仅依靠价格解决方案形态的销售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零售行业的发展趋势。

本次上市,汉朔科技计划在创业板拟募集资金总额为11.82亿元人民币。这些资金将被用于支持多个项目的发展,包括“门店数字化解决方案产业化项目”、“AIoT研发中心及信息化建设项目”等。

为了保持领先优势,汉朔科技计划推进门店数字化产品落地,有利于触达营销场景拓展,促进服务和营销型收入增长,有助于促进公司解决方案和服务型收入增长,是提升持续盈利能力的必然选择。

在打通“货”的数字化后,汉朔科技的“野心”不仅限于此,将目光集中到AIoT技术综合解决方案,力求在“场”领域实现更高的数字化。

招股书显示,汉朔科技拟研发的数字货架、防损秤等智能终端产品能够以多种形态在门店数字化系统中呈现,通过解决方案不断完善提升消费者体验和门店运营效率。

这也将给消费者带来更高效、亲和的购物体验,为商家带来更优化、精确的货架管理服务,智能终端产品研发是赋能与日俱增的消费新需求,能够实现多维共赢。

市场人士认为,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汉朔科技能够进一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扩大业务规模,并增强公司的整体运营效率。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隐形冠军”汉朔科技新股申购:年营收复合增长超五成,市占率全球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