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全国企业创新方法大赛和车辆保温技改项目,撰写相关论文,寒假期间在线上参与部门党支部述职材料整理工作……2月19日,广西科技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的研究生黎俊宏向记者细数他在柳钢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参加“青年实干家计划”的实践成果。
“青年实干家计划”是新时代新征程共青团助力青年人才培养、激发基层建功的重要创新项目,是充实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的重要抓手,也是吸引储备青年战略人才的重要载体。
2024年7月,共青团广西区委、自治区教育厅根据广西区位优势和实际情况,联合启动新时代新征程广西高校“青年实干家计划”试点,从区内部分高校选派了15名学生到各县(市、区),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开展为期一年的实岗锻炼。试点以来,“青年实干家”们深入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基层社区,发挥自身所学,服务地方发展。
基层是“青年实干家”们发挥才干的大舞台。
“我来到巴马瑶族自治县东山乡后,就被这里的瑶族文化深深吸引了。”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的研究生李永佳说。
李永佳硕士期间研究的是民族工艺与装饰设计,到东山乡后,他采访了村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蒙灵,对当地瑶族的民俗文化进行了详细调研。在接下来的半年里,他计划结合专业知识,为东山乡设计文创产品,撰写一份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助力瑶族文化传承发展。
同样想为当地发展尽一份力的,还有来自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的研究生余韵。她来到广西高新农业产业投资集团管理的百色市乡村振兴“绿岭学院”后,运用专业知识,协助学院开展培训,还为学院设计了一份农民电商培训课程计划。“我目前正在撰写一篇论文,分析如何更好地利用当地资源,开设综合活动课程。”余韵说。
基层的磨砺,成为“青年实干家”们的宝贵财富。
“这次实践,让我更加了解基层的状况。”来自右江民族医学院的研究生黄莎莎和两位同学一起,在百色市西林县那劳镇实践,为当地居民义诊、科普医疗知识等。“今后,我们在工作中遇到来自基层的病人,就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医疗需求了。”黄莎莎说。
“通过在柳州钢铁集团这半年的锻炼,我对国企的制度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专业技能也得到了很大提升。”黎俊宏则感叹。
随着“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加速青年人才培养与前沿技术应用的融合发展是时代潮流。共青团广西区委学校部部长李畅宝介绍,下一步,新时代新征程广西高校“青年实干家计划”将在2024年的基础上进一步铺开,计划派出超过10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实施“壮美边疆专项计划”,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青年创新创业实践,围绕平陆运河经济带、壮美边疆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动员青年扎根边疆、服务边疆、建功边疆,促进沿边地区高质量发展。
同时,重点深入平陆运河工程周边市(县)域各级团组织、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国有企业、非公企业、产业园区等基层单位,为广西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通过广泛发动和严格选拔,广西的“青年实干家”们真正将“实干为要、创新为魂”融入火热的基层实践中,也将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原标题: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下到基层去,这里是“青年实干家”们的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