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筷玩思维
温馨提示:本文约3779字,烧脑时间14分钟,筷玩思维记者赵刚发于北京。
我们先来关注下刚刚过去的2025年2月17日-23日期间发生的一些快讯类事件。
上市不到三年半,“米线第一股”谭仔国际(02217.HK)即将被私有化。2月17日晚间,谭仔国际发布公告,称获公司大股东东利多控股有限公司提出,以每股注销价1.58港元私有化,并建议撤销上市地位。上述注销价较谭仔国际2月4日停牌前0.9港元/股的股价溢价75.6%,最高现金代价约5.56亿港元。
谭仔国际主要从事投资、食品及加工食品贸易业务,旗下拥有香港知名快餐米线品牌“谭仔云南米线”及“谭仔三哥米线”。
2月19日,京东对外称,自3月1日起,京东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随后在同一天,美团也官宣将为全国范围内的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预计2025年二季度开始实施。2月20日下午,饿了么在官微发布消息称,该公司2023年已启动蓝骑士社保缴纳试点,以加快推进骑手全方位保障。
延伸阅读:
2月19日,韩国餐饮品牌“姜虎东白丁烤肉”被曝已关闭成都地区全部门店。
据筷玩思维(www.kwthink.cn)了解,该品牌2015年进入中国市场时曾引发排队热潮,但近期已陆续撤出宁波、成都等多个城市。据其官方微信显示,目前国内门店仅存16家。
2月20日,瑞幸咖啡(OTC:LKNCY)公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瑞幸2024年全年总净收入同比增长38.4%,达344.75亿元人民币,实现净利润29.32亿元,同比增长2.94%。其中,自营门店的收入为255.92亿元,同比增长43.1%。不过,自营门店的同店销售额增长为-16.7%,而2023财年为21%。
2月20日晚间,在阿里巴巴集团2025财年Q3业绩电话会上,阿里巴巴高管明确表示,目前没有出售盒马的计划。盒马拥有很好的增长、稳健的扩张,也实现了很不错的整体盈利,盒马是线下和线上融合的数字化新零售战略的成功,阿里将用更开放的心态,包括引入战略投资人等方式,来让盒马这一业务的价值反映在阿里集团整体的估值当中。
2月21日,蜜雪冰城在港交所发布全球发售公告、启动招股程序,其计划于3月3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公告显示,蜜雪冰城计划全球发售1705.99万股股份。其中,国际发售股份约为1535.39万股,香港公开发售股份约为170.60万股。该股每股H股为202.50港元,买卖单位为100股。
延伸阅读:
2月22日,盒马创始人侯毅卸任后创立的宠物食品零售品牌“派特鲜生”首店在上海开业。侯毅计划今年开出100家门店,结合线上线下主打新零售、零食量贩和人宠社交。据派特鲜生官方资料显示,其主要售卖宠物现制鲜食、冷藏鲜食和创新糕点,还提供超300款量贩零食和一线宠物品牌商品,辐射3公里范围内的即时零售消费需求。
近日,有确切消息显示,广州文和友的租约已于1月底提前结束、门店正式歇业。文和友一直试图走出长沙这个发源地,以此来证明其模式的可复制性,文和友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复制到了广州和深圳,但很快就遭遇了水土不服。广深两店均被质疑“高开低走”、“水土不服”,客流量下滑且不时有商户退出。
延伸阅读:
近日,汉堡王品牌方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下称“RBI”)宣布,已完成对汉堡王中国业务的收购。此次收购涉及的交易金额约为1.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5亿元),RBI通过其子公司持有汉堡王中国近100%的股权。RBI旗下有汉堡王、Tims咖啡、Popeyes和Firehouse等多个知名品牌,其在全球拥有超过30000家门店。
早在去年11月,RBI就向汉堡王在华主特许经营商TFI TAB Food Investments发出“终止通知”,随后双方进入争议解决程序,如今尘埃落定,RBI通过股权交易收回控制权。
近日,米村拌饭的公司运营主体发生股东变更,上海寻米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唯一股东,上海寻米由MICUN(HONGKONG)LIMITED进行100%持股。有分析认为,虽然米村拌饭还没有公开的香港上市计划,但在香港成立以品牌命名的企业,不排除为上市进行铺路。随着餐饮行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开始寻求资本市场的支持,以此推动品牌进一步发展。
近日,一则传闻在Manner咖啡的门店咖啡师中流传——2025年3月底,Manner或将开放加盟。据筷玩思维了解,创始人韩玉龙在Manner已经没有话语权,“现在是CEO金斌斌在管”,Manner目前是被资本裹挟着往前走,外界也颇多关于韩玉龙被资本架空的传闻。
延伸阅读: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到,支持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发行信用类债券。
✔“烘焙第一股”克莉丝汀破产已不可避免,持续内斗和未与时俱进成发展最大障碍
近日,克莉丝汀食品有限公司新增了一则破产审查案件。历经32年的辉煌与波折,克莉丝汀最终未能逃脱市场的残酷洗礼,破产已经不可避免。据悉,该公司不仅无法兑付消费者手中的卡券,涉及金额高达2.5亿元,还拖欠了供应商货款和员工薪酬,总额约5700万元。这一系列财务危机,无疑加速了其走向破产的步伐。
事实上,克莉丝汀的衰落早有预兆。早在去年12月,公司就发布公告称,香港联交所决定维持撤销其上市地位的决定。12月27日,克莉丝汀正式被摘牌,结束了其在资本市场的旅程。这一消息无疑是对这家老牌烘焙企业的沉重打击。
熟悉行业的人都知道,自2015年起,克莉丝汀的经营状况开始急转直下。公司内部管理问题频发,供应链混乱、成本失控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与此同时,烘焙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口味和消费习惯也在快速变化。
遗憾的是,克莉丝汀未能及时调整战略,依然固守传统的产品线和营销模式,错失了拥抱新消费趋势的机会。尤其是在电商和外卖平台迅速崛起的背景下,克莉丝汀对新渠道的重视不足,导致其市场份额被新兴品牌不断蚕食。
更令人唏嘘的是,克莉丝汀的内部纷争愈演愈烈,这也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创始人罗田安与现任董事会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双方围绕资金使用、管理层决策和股东权益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博弈。罗田安公开质疑公司2022年6月配股所得资金的去向,认为这些资金并未用于公司正常运营,而是被转移至其它账户。罗田安甚至计划向港交所举报,要求彻查此事。
从2017年到2019年,克莉丝汀的CEO换了好几任,董事会成员也频繁更替。高管如走马灯般轮换,公司战略朝令夕改,克莉丝汀的管理层陷入了重度混乱,经营能力大大减弱。
业内人士指出,内斗已成为克莉丝汀发展的最大障碍。在烘焙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公司内部的不稳定和创新能力匮乏使其举步维艰。
✔咖啡豆涨幅远超黄金,不过,咖啡豆涨价对咖啡消费的影响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近日,“咖啡豆价格暴涨”、“涨幅远超黄金”等话题登上热搜。
熟悉行业的人都知道,自2024年以来,咖啡豆价格一路走高。2024年,美国ICE咖啡期货年内累计涨幅约为70%。
进入2025年,受巴西等全球主产区减产影响,国际咖啡期货价格更是持续飙升。2月11日,美国纽约洲际交易所(ICE)的阿拉比卡咖啡期货价格突破每磅430美分,创下47年来新高,近一年涨幅高达118.57%。相比之下,伦敦市场现货黄金2024年的全年涨幅为27.22%。咖啡豆价格涨幅的确远超黄金。
咖啡期货价格为何大涨?最直接的原因是极端天气。据悉,巴西和越南是全球前两大咖啡生产国,它们的咖啡产量均因干旱、大雨等天气因素大幅下降。其中,巴西作为全球最大的阿拉比卡咖啡产区,在2024年8月和9月遭遇了严重干旱,同年10月又遭受暴雨侵袭,最终导致咖啡豆产量与质量双双下降。
国际咖啡豆的价格或将进一步上涨,在这一背景下,下游咖啡品牌有望增加国产咖啡豆的采购比例,让迈向规模化发展的云南咖啡种植业迎来重要发展机遇。随着整体品质逐步提升,云南咖啡豆正崭露头角,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谈及未来咖啡豆价格的趋势,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短期内价格难以下来,大概率将维持高位震荡状态。
据筷玩思维了解,在种植端,咖啡树从种植到产果至少需要三到四年时间,较长的生产周期导致咖啡豆产区即使扩产也难以解决目前的短缺问题。
记者走访注意到,2025年开年以来,瑞幸等多家知名咖啡连锁品牌虽未大面积调价,但已经取消了部分优惠活动,瑞幸咖啡“9.9元”专区也缩减至3款产品。
在雀巢集团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雀巢全球高层透露,由于可可和咖啡价格上涨,公司在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对相关产品采取了涨价措施。
“9.9元”还能畅饮吗?实际上,咖啡豆涨价对咖啡消费的影响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国金证券在研报中提到,一杯咖啡中生豆成本仅占4%左右,租金和人力相关成本是决定咖啡价格更重要的因素,“以一杯星巴克大杯拿铁举例,其中咖啡生豆成本仅1元多,即使加上烘焙成本也只有3元多,咖啡豆在成本结构中占比很低,对咖啡最终定价并没有很大影响”。
2025筷玩思维内容营销(广告投放)执行报价已于近期施行新版本,有广告投放和内容营销需求的客户可与宋女士(微信:kwthink2016)具体洽谈和沟通,期待与您携手共赢。
官宣:筷玩思维启用“筷帮”品牌,正式推出会员成长体系。筷帮是什么?筷帮是筷玩思维面向全平台累计300余万粉丝推出的以资源导入为核心的会员服务品牌,旨在借助一系列的专属组合特权与您建立更长期的双赢关系,全方位提升和丰富您在筷玩思维全体系内可享受到的陪伴式成长体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