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2024年整年,舍得酒业“主动降速”、“控量挺价”、“聚焦长期主义”的调整策略,终于收到了巨大的“成效”。
不久前,舍得酒业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5%左右,净利润减少近八成。
所谓的“控量挺价”,或许意味着业绩的短期波动。但舍得酒业的业绩下滑幅度,却在持续增大。
舍得酒业也是没办法,毕竟合同负债下降、库存高企带来的价格倒挂,已经非常严重,不调整是不行了。
而当下的困境,主要源于一场老酒战略之下的品牌冒进与战略失误。
按照蒲吉洲和唐珲说法,此次基于“长期主义”的调整,或许还需很长一段时间。
“控量稳价”业绩爆雷
十年来首次季度亏损
————————————————
不久前,舍得酒业发布2024年业绩预减公告,预计公司实现净利润3.2亿元到4.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14.51亿元到13.51亿元,同比减少81.93%到76.29%。
另外,舍得酒业还在公告中提到,预计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25%左右。
对于舍得酒业这份糟糕的业绩预告,市场或许是早有心理准备的。
在收获了一份乏善可陈的2023年年报之后,舍得酒业在2024年年中,正式开始了一轮“主动降速”、“控量挺价”、“聚焦长期主义”的舆论造势。
所谓的“控量稳价”,实际上是白酒企业的常规操作,它一方面有助于实现库存的良性消化,另一方面也可能在短期内拖累公司的业绩表现。
果然,从2024年中报开始,舍得酒业的业绩表现开始变脸。
数据显示,舍得酒业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71亿元,同比下降7.28%;实现净利润5.92亿元,同比下降35.73%。
本以为,这只是舍得酒业调整策略下的短期阵痛,不曾想,舍得酒业的业绩一路下滑。
2024年前三季度,舍得酒业实现营业收入44.60亿元,同比下降15.03%;实现净利润6.67亿元,同比下降48.58%。
而在2024年全年业绩预告中,舍得酒业的营业收入下降幅度继续扩大至25%,净利润更是减少了近八成。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舍得酒业的管理层还公开表示,“公司渠道库存压力正逐步释放,四季度动销效果良好”。
言外之意就是,公司的“控量挺价”策略已经获得成效,可以期待一个更好的第四季度业绩报告。
然而,对于舍得酒业的这份信心,市场或许并不抱太大期望。
果然,舍得酒业第四季度的净利润竟然仅为-2.99亿元,同比暴跌162.7%。要知道,这是舍得酒业近十年来首次出现的季度亏损。如此表现,说一句舍得酒业业绩爆雷,恐怕也不为过。
价格倒挂经销商不愿拿货
库存高企仍要扩产
————————————————
之所以要“控量挺价”、“聚焦长期主义”,肯定是舍得酒业面对着尤为艰辛的处境,不得不慢下来。
数据方面的表现为,舍得酒业的合同负债和库存数据,早已达到了警戒线。
根据数据,截至2024年三季度,舍得酒业的合同负债为1.74亿元,同比大幅下滑46.62%。
我们知道,合同负债主要反映经销商拿货的意愿。该数据下滑幅度如此之大,说明舍得酒业经销商的拿货意愿明显下降。
一些经销商也证实了这一点,表示舍得销量下滑,渠道库存的积压导致经销商根本不敢进货。
产品卖不动,库存积压严重,经销商苦不堪言,只得竞相降价出货,这就使得舍得酒业不得不面对价格倒挂的危机。
为了维护市场秩序、稳住经销商的信心,舍得酒业只得启动“控量挺价”策略,通过减少产品供应量和经销商数量来稳住价格。
如此看来,舍得酒业的上述调整,实属迫不得已。
当然,相关问题在舍得酒业的话术中,就非常高大上了。
在2024年业绩预告中,舍得酒业表示,“公司坚持长期主义,主动实施‘控量挺价’策略,积极协助经销商全力提升动销,为消化渠道库存及后续销售提供强力支撑”。
真是用心良苦啊。
只不过,“控量挺价”的背后,就是舍得酒业不得不承受库存持续走高的风险。
实际上,近年来舍得酒业的库存数据不断攀升。
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其库存分别为27.94亿、35.83亿、44.24亿、48.58亿元。
这一数据,一种解释就是舍得酒业向下压不动货了。
截至2024年三季度,舍得酒业的库存继续上升到49.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1%,库存占流动资产的比例高达64.4%。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这种背景之下,舍得酒业还在主动扩张产能。
2022年,舍得酒业宣布拟投资70.54亿元,为老酒战略奠定产能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的舍得酒业,产能利用率并不高。
2021年和2022年,舍得酒业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1%、68%;到了2023年,产能利用率下滑至64%。
这也意味着,后续产能在落地使用后,舍得酒业将面临不小的产能消化压力。
冒进的老酒战略
管理层频频失误和几经变动
————————————————
回顾来看,舍得酒业如今的被动调整,就是在为此前的品牌冒进与战略失误来买单。
2021年,复星系入主舍得酒业。
彼时,新老板郭广昌为舍得酒业锚定老酒战略,“老酒战略独一无二,老酒储量行业领先,看好舍得酒业未来发展”。
之所以要强调老酒战略,其背后的逻辑就是舍得酒业追求高端的野心。
只有高端路线,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大营收。
既然定好了高端基调,接下来就是为舍得酒业的老酒战略营销造势了。
而郭广昌和他的复星系深谙此道。
此后我们看到,舍得酒业的销售费用持续走高。
即使是2024年、在“主动降速”、“控量挺价”、“聚焦长期主义”的调整背景之下,舍得酒业前三季度的销售费用仍高达9.54亿元,远高于同规模竞争对手。
只不过,在老酒战略之下,舍得酒业的品牌定位却几经变化,从主推“舍得”品牌变为“舍得+沱牌”双品牌运作,然后又向以老酒为代表的多品牌转化。这使得公司的核心单品从沱牌酒到智慧舍得,再到老酒藏品,几度更换。
而品牌的不聚焦,成为舍得酒业重大的战略失误。
有分析就指出,舍得酒业上述种种问题,主要是由于公司管理层过多考虑大股东、也就是郭广昌的意愿而非独立经营思维,这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困境。
回顾来看,自2020年以来,舍得酒业经历的人事变动共有十余次,涉及人员超20名。其中,董事长一职更是在两年内经历三次更替。
这些管理层的变动,肯定都是在郭广昌的授意下进行的。
而舍得酒业如今的困境,必须要有董事长蒲吉洲、总裁唐珲来解决了。
就在不久前,舍得酒业开了“新年第一会”,蒲吉洲表示,2025年舍得酒业要继续深入增产扩能建设,为老酒战略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牢筑基石等方针。
而唐珲也在讲话中强调,2025年舍得酒业要以“长期主义”的耐心,保持战略定力。
如此看来,舍得酒业这场“控量挺价”、“聚焦长期主义”的调整,恐怕还要进行很长一段时间。
而业绩下滑,可能还没有见底。
文字 | 毛守拙
编辑 | 赵小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