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2月23日,记者走进位于乌海市乌达产业园的内蒙古东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这家大型可降解材料生产企业的“节水经”令人印象深刻。
东源科技BDO项目。
“通过工艺的提升,我们水资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由以前的56%提高到现在的96%。每年节约黄河水约507万吨。同时,废水排污率减少了94.7%,纯盐水的吨水能耗降低了95%以上。”企业动力事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从2022年开始,企业积极改进污水处理工艺,以“绿色脱盐”技术替代原来的双膜法脱盐工艺,大幅提升了企业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有效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作为一座沙漠交汇处的城市,乌海市常年干旱少雨,人均水资源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何“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水,对乌海市尤为重要。
工业企业节水设备。
近年来,乌海市坚持节水优先,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坚持开源、节流、挖潜、布水网、建机制,多措并举,全力让每一滴水发挥最大效益。
为持续推动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乌海市印发《乌海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深度节水控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实施意见》,确定了以“一个总量、六个效率”为核心的“四水四定”目标体系。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实行“预算+计划+定额”的“3+”管理模式,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该市还通过完善市、区两级取用水管控体系,强化“审、批、取、供、用、节、排”全过程管理,要求新上工业项目全部达到领跑定额标准。
滴灌技术广泛用于园林绿化。(资料图)同时,乌海市不断深化用水制度改革,修订完善《乌海市水权交易实施办法》,引导水资源向高效率、高效益行业流转;制定《乌海市节约用水奖励办法》,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颁布《乌海市节约用水条例》,以法治推进全过程、全链条、全要素节水。
节流用好每一滴水的同时,乌海市还通过开源、挖潜不断破解城市缺水之忧。
随着在自治区率先建设地级市水权交易平台、推广“水权贷”、实施巴音陶亥、乌兰淖尔非常规水资源化利用项目等一系列务实举措落地。乌海市水权交易活跃度居自治区之首,累计指导企业完成水权交易70笔、盘活水指标3374万立方米。再生水、矿井水、苦咸水、积蓄雨水等非常规水源正在成为乌海市“工业第二水源”。
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资料图)如今,乌海市辖三区全部建成了县域节水型社会,获评自治区级节水型企业7家、园区1家。全市工农业节水量991万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38.18立方米,远低于自治区89.8立方米总体水平。2023年,乌海市再生水利用量达0.25亿立方米、利用率达94%,远超过地级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的国家要求。2024年,乌海市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水预算管理试点城市。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郝飚
新闻编辑:徐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