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邓婵玉,再现历史巾帼英雄

转自:廊坊日报

■黄清卫

2025年的新春电影档,可谓是“群雄争锋”,诸如《哪吒·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战火西岐》《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等大片争奇斗艳,简直到了令观众目不暇接的地步。虽然这几部大片各有千秋,但是笔者最为欣赏的当属神话大片《封神·战火西岐》。

《封神·战火西岐》运用现代高科技拍摄手法,无论是对观众视觉上、心灵上的冲击,还是一众神仙、妖魔鬼怪精彩的斗法场面,较之《封神·朝歌风云》,都有一种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长足进步。单从战争场景上来说,战争的残酷性、无情性、勇敢性、拼搏性、智慧性等所有特征进一步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诸如黄河浮桥之战、绝龙岭之战、西岐城下魔家四将之战、十绝阵之战等,尤其是十绝阵之战就将西岐的生死存亡推向风口浪尖,它不仅让观众看得紧张无比,而且还让电影的中心思想得到超完美的升华。尤其是女将军邓婵玉的闪亮登场,让这部电影更为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邓婵玉是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商朝三山关总兵邓九公之女,土行孙之妻,以刀法和暗器“五光石”著称。她可谓是文武双全与貌美如花兼而有之的灵魂人物。影片导演与编剧亦是用心良苦,虽然其间对原著有诸多改编,但万变不离其宗。影片在赋予邓婵玉杀伐决断的权力时,又将女性的柔美刻画得入木三分,让观众在欣赏邓婵玉高深莫测的武力值之外,又能感受到她的儿女情长和柔情似水的唯美,这些属于邓婵玉独有的几组人物特性,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释。

首先是邓婵玉保家卫国的忠勇形象。

太师闻仲率军征伐外敌十余年之后,女将军邓婵玉随大军班师回朝,十数年间,物是人非,斗转星移,她的父亲邓九公为国捐躯,而殷商王朝更是岌岌可危。此刻,必须有人站出来为国家效力,太师闻仲婉言谢绝了殷寿令其讨伐西岐的要求,在此关键时刻,邓婵玉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从她欣然接受殷寿赠予的铠甲,就可看出她誓灭西岐的决心坚如磐石,这进一步体现了她忠君为国的思想。

讨伐大军浩浩荡荡开赴西岐,一路上所向披靡,这强大的阵势和气场,一度让西岐军民人心惶惶。然而,西岐军民并非任人宰割的羔羊,他们设计伏击邓婵玉大军,黄河浮桥之战差一点就让其全军覆没。在浮桥断裂成片时,邓婵玉一人催马加鞭,战马与人借力打力,纵横腾越断裂浮桥之上,狂追西岐姬发之军。追至绝龙岭,眼见得此处乃绝境之地,她只是轻蔑地说道:“倒是一个设伏的好地方。”为何如此?皆因她的自信和勇敢,故而在破了伏兵阵之后,她追击姬发,并与姬发在绝壁长廊处大打出手,最后双双坠崖。坠崖之后,姬发本可击毙邓婵玉,但他动了恻隐之心,这一善念应运而生的结果,就是为邓婵玉用“五光石”打死野猪救下姬发,为她以后凭一己之力,救西岐军民于水火之中埋下诸多伏笔。

其次是邓婵玉指挥若定的智谋形象。

殷商大军抵达西岐城下,邓婵玉排兵布阵,安营扎寨。不曾想,西岐军夜袭邓婵玉大营。在得知大营被袭时,她临危不乱,传出命令:固守大营,不得追击敌军。这道命令的下达,显示了一名优秀指挥员久经沙场的作战经验。四大魔王之一的魔礼青因为没有遵守这条禁令,最终被雷震子诱杀。

魔礼青被斩杀,让另外三魔(魔礼红、魔礼海、魔礼寿)大为光火,发誓要为他们的兄弟报仇,所以在第二天两军对垒之际,三魔一个个都表现得英勇无比。邓婵玉因此擂鼓为三魔助威。擂鼓之时,对于不同之魔出阵迎敌,擂鼓的手法和鼓点皆有不同,而她善于驾驭手下战将的智谋就此得以体现。《左传·庄公十年》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邓婵玉擂鼓手法娴熟,又恰到好处,让三魔在战场上各领风骚,此为鼓舞士气起到了画龙点睛的妙用,又从另外一个侧面折射出邓婵玉的足智多谋。

三是邓婵玉舍生忘死的为民情怀形象。

影中三魔将在被西岐殷郊的“三头六臂”分身术斩杀后,邓婵玉痛失左膀右臂,后她在攻打西岐城时掉落水中,生死不明,故而殷寿与妲己使用阴谋诡计,逼迫太师闻仲亲率大军征讨西岐。后太师闻仲被西岐军民同仇敌忾,誓死保卫家园的决心所震撼,因此他决定改强攻为智取,他利用邓婵玉的仁爱之心设计欲杀光西岐军民。当然,面对经验老到的太师闻仲,邓婵玉的仁爱之心在他内心深处一文不值,他只是为完成殷寿赋予他的任务而不择手段。

邓婵玉在太师闻仲假惺惺答应西岐城在城破之时不滥杀无辜的承诺下,以内应身份“救”姬发回西岐城,从而让更大的危险向西岐军民席卷而来。西岐军民首战告捷,军心、民心大振,全城军民狂欢,好一派盛世祥和之状,这让邓婵玉这个“细作”颇为感动。她的任务就是找到姜子牙拿到封神榜就大功告成,就可救西岐军民于危亡。然而,这只是她的一厢情愿。此刻的太师闻仲在隐形的法坛做法,他要用他的十绝阵屠杀西岐军民于无声无息中。当被蒙在鼓里的邓婵玉如梦初醒时,她毅然决然选择舍弃自己的生命与姬发并肩作战,打伤太师闻仲及其坐骑墨麒麟,最终以慷慨赴义换取了西岐城免遭生灵涂炭的结局。

四是邓婵玉忠贞不渝的爱情形像。

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影中的邓婵玉与姬发如是。他们二人本是敌对阵营的仇人,“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所以他们永远是两条平行线上的人,按说永远不可能有交集。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偏偏他们二人在历经生死、死生之战后,互生情愫。这样的场景,也为日后西岐城免遭屠城之灾做好铺垫。

姬发率众在黄河浮桥欲袭邓婵玉,绝龙岭二人面对面交锋,二人坠崖之后,姬发未伤害昏迷的邓婵玉,苏醒后的邓婵玉杀死野猪反救姬发,这是两人起初的不打不相识;第二次是邓婵玉攻打西岐城沉入水底,被姬发救起;第三次是姬发被邓婵玉从太师闻仲的军营救回西岐。这样三起三落的故事情节,最终促成了“事不过三”的情爱姻缘,虽然这种姻缘最初夹杂着政治斗争的因素,但是,邓婵玉最后的牺牲,也证明了她对这历经战火洗礼爱情的忠贞不渝。

纵观《封神·战火西岐》,可圈可点之处甚多,女将军邓婵玉神采飞扬的登场,更是为这部电影锦上添花。邓婵玉不仅能征善战,而且那种战死沙场无所畏惧的决心,硬是比“投降主义”多次冒头的姬发更具男子汉气息。当然,其文武兼备的风骨里再现了更多如花木兰、樊梨花、穆桂英、梁红玉般的英姿飒爽、巾帼英雄的光辉形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邓婵玉,再现历史巾帼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