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利尿剂是治疗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的重要药物之一,通过降低体内液体潴留,减轻心脏负担,降低血压,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根据PDB数据库关于心血管系统用药治疗的分类,利尿剂是其中一个治疗小类,有11个治疗药物。2024年上半年,布美他尼、呋塞米、托伐普坦和吲达帕胺是国内全渠道(样本医院端和样本药店终端的放大数据,下同)销售排名前四位的药物。
布美他尼:量价飞升
PDB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布美他尼制剂销售额为4.14亿元。2020-2024年上半年期间,销售金额呈快速增长的趋势。
涨势向好
具体来看,2020年布美他尼销售金额提升了近1.30倍,销量却下降了46.28%;2021-2023年销售金额分别上升了1.66倍、1.45倍和70.48%,销量也分别增长了37.40%、69.67%和64%;2024年上半年,销售金额和销量分别同比增长了4.13%和9.11%。
从平均单价来看,近5年呈先升后稳定的态势。2020年单价为9.70元,2022年快速升至27.18元,2023年为28.26元,2024年上半年的平均单价在27.07元,相比2020年增幅为1.79倍。
在利尿剂治疗小类用药市场中,布美他尼的销售金额占比呈现快速提升的态势。2020-2023年的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2.66%、6.45%、15.17%和21.87%。2024年上半年的销售金额占比为20.71%,排在第一位。从销量来看,近5年也是快速提升的态势。
桂林南药领先
布美他尼片剂、注射剂和粉针剂均被纳入2017版、2019版和后续每年的医保乙类目录。
市场竞争方面,2024年上半年共有5家企业在样本终端市场销售布美他尼制剂,涉及7个剂型规格。桂林南药两个剂型规格以55.57%的销售金额占比遥遥领先;海南全星制药排在第二位,两个剂型规格的销售金额占比为16.45%;苏州二叶制药紧随其后,1个剂型规格的销售金额占比为13.46%。
呋塞米:上下起伏
PDB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呋塞米制剂销售额为3.86亿元。2020-2024年上半年期间,销售金额呈总体上升的趋势。
销售额上升
具体来看,2020年呋塞米制剂销售金额微降1.19%,销量增长了9.64%;2021年销售金额提升了24.16%,销量微降0.53%;2022年销售金额上升了4.11%,销量也微增了0.30%;2023年销售金额增长了25.99%,销量却萎缩了7.16%;2024年上半年销售金额同比下降了14.71%,而销量同比增长了2.70%。
从平均单价来看,近5年呈微升的态势。2020年单价为0.29元,2022年升至0.37元,2023年又升至0.51元,2024年上半年的平均单价为0.45元,相比2020年增幅55.17%。
在利尿剂治疗小类用药市场中,呋塞米的销售金额占比呈现先升后降的态势。2020-2023年的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19.13%、21.60%、21.56%和22.97%,2022年和2023年排在第一位。2024年上半年的销售金额占比为19.31%,排在第二位。从销量来看,近5年是微降的态势。
前三强分一半市场
呋塞米片剂、注射剂和粉针剂均被纳入2017版、2019版和后续每年的医保甲类目录。
市场竞争方面,2024年上半年共有24家企业在样本终端市场销售呋塞米制剂,涉及25个剂型规格。天津力生制药以22.53%的销售金额占比(1个剂型规格)排在第一位;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紧随其后,1个剂型规格销售金额占比为15.83%;上海朝晖药业排第三,两个剂型规格销售金额占比为13.85%。
托伐普坦:地位稳定
PDB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托伐普坦制剂销售额为3.21亿元。2020-2024年上半年期间,销售金额呈稳定增长的趋势。
单价大幅下降
具体来看,2020-2023年的销售金额分别增长了16.90%、0.96%、11.57%和21.56%,销量也增长了17.11%、2.99%、20.12%和93.53%;2024年上半年,销售金额和销量分别同比增长了33.10%和72%。
从平均单价来看,近5年的单价呈大幅下降的态势。2020年单价为98.35元,2022年降至89.55元,2023年为56.25元,2024年上半年的平均单价又降至48.50元,相比2020年降幅为50.69%。
在利尿剂治疗小类用药市场中,托伐普坦的销售金额占比是稳定略升的态势。2020-2023年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13.72%、12.60%、13.47%和13.85%;2024年上半年的销售金额占比为16.03%,排在第三位。从销量来看,近5年也是增长的态势。
浙江大冢占比过半
托伐普坦片剂被纳入2017版、2019版和后续每年的医保乙类目录。
市场竞争方面,2024年上半年共有5家企业在样本终端市场销售托伐普坦制剂,涉及5个剂型规格。浙江大冢制药以56.20%的销售金额占比排在第一位;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排在第二位,销售金额占比为27.13%;江苏恒瑞医药排第三,销售金额占比为16.14%。
吲达帕胺:震荡下行
PDB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吲达帕胺制剂销售额为2.71亿元。2020-2024年上半年期间,销售金额呈总体下降的趋势。
单价略降
具体来看,2020年销售金额下降了19.70%,销量也下降了13.92%;2021年销售金额提升5.32%,销量也增长了11.83%;2022年和2023年销售金额和销量均下降;2024年上半年,销售金额同比下降了7.08%,销量也同比下降了0.94%。
从平均单价来看,近5年的单价呈稳定略降的态势。从2020年的0.47元下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0.37元,相比2020年降幅为21.28%
在利尿剂治疗小类用药市场中,吲达帕胺的销售金额占比呈现下降的态势。2020-2023年的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23.94%、22.94%、19.43%和15.07%,2021年排在第一位。2024年上半年的销售金额占比为13.53%,排在第四位。从销量来看,近5年是略降的态势。
双雄争锋
吲达帕胺片剂、缓释片、胶囊剂和缓释胶囊被纳入2017版、2019版和后续每年的医保甲类目录。
市场竞争方面,2024年上半年共有40家企业在样本终端市场销售吲达帕胺制剂,涉及42个剂型规格。天津力生制药1个剂型规格以39.04%的销售金额占比排在第一位;施维雅(含进口和合资)紧随其后,一个相同剂型规格的销售金额占比为31.32%;濮阳市汇元药业排在第三位,一个剂型规格销售金额占比为2.70%。
★★★ 小结 ★★★
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患病率上升是推动利尿剂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容易患各种慢性疾病。利尿剂作为治疗这些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其市场需求将随之增加。尤其是高血压、心力衰竭等慢性疾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为利尿剂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PDB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在利尿剂治疗小类用药市场中,外资品牌的销售金额占比为24.36%,销量占比为2.58%;在2020年,这一比例分别为22.30%和2.29%。说明近年来,外资品牌的销售金额和销量占比基本持平,虽然外资品牌的平均价格远远大于本地药企的价格,但本地药企品牌近几年已经牢牢占据了国内主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