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木醒、暖出河湟犁铧新。近日,青海省万名干部与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一起深入农村牧区,宣讲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与各族群众一起闻春讯积极行动,惜春光不误农时;学习运用“千万工程”成功经验,在基层一线助力全面深化农业农村领域改革,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事业都是干出来的。这一活动目标明确、行动迅速,展示高原人勤春早景象,涌动青海实干争先热潮。
事实雄辩地证明,好日子离不开党的好政策,惠风和畅、百业兴旺;政策好更需人努力,潜心耕耘、大有可为。正所谓,一年一度下乡忙,无限春光;不负春光,干群一心共担当。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增强城乡区域发展活力,推动乡村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就一定能让各族群众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赶上来;只要坚决当好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就一定能推动青海农牧业基础更加稳固、农牧区经济更加繁荣、农牧民生活更加红火。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道出了实现中国梦伟大征程上最重要却又最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万名干部下乡,讲政策要透彻明了,让群众心里更亮堂。要把“讲政治”放在首位,保证宣讲“不偏题、不跑题、不离题”,做到主题鲜明、以讲促干,坚持“我讲你听”“你讲我听”,在有效互动中对接政策与打算、彰显理论与愿景,让“文件精神”入脑入心、见行见效,让政策红利及时、精准、充分落地。要把群众视角落在实处,联系实际、深入浅出,设身处地、赤诚相待,从当地习俗、方言、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将“文件精神”变成通俗易懂的“大白话”,契合群众口味,以“乡音”精准传递党的声音,以自己的“传播智慧”让群众真正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一个以“社稷”为国家象征的民族,无论处于何种方位、迈入什么阶段、锚定哪个目标,“安农”始终是国之大者,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关键。这就要求万名干部下乡,谋举措要精准有效,让群众深感奔头足。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壮阔历程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要以群众“急难愁盼”为宣讲导向,清晰回应群众所思、所想、所惑、所忧,让群众打心底里认同改革、支持改革,成为进一步深化农牧业农牧区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要突出群众主观能动性,以“求解”思维、坐“同一条板凳”,以建设性态度、作面对面交流,以民生小切口、致富小故事演绎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大话题,让群众“文件精神”体认更深刻,促干群共同谋划更深入,切实把政策信息与民情信号贯通起来,做到思想同频、情感共鸣,思虑有成、提升可期,把具体工作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奋力推动一季度青海农牧业生产实现“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