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
行 业 周 报
通信
云厂商Capex逐步加大,机器人产业持续迎来进展,看好AI产业链投资机会
1. 行业观点
本周(2025年2月17日-2025年2月21日,下同)通信(申万)指数上涨8.09%;沪深300指数上涨1.00%,行业跑赢大盘7.09pct。
在TMT各子板块:电子、通信、传媒以及计算机中,通信本周涨幅居第一位。
通信板块最新估值(市盈率为历史TTM_整体法,并剔除负值)为23.18,位于TMT各行业第四位。
1.1 本周策略观点速览
1.1.1 云厂商持续加大Cpaex,看好AI产业链投资机会
2025年2月20日,在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集团CEO吴泳铭表示,未来三年,阿里将围绕AI核心加大投入三大领域:
投入AI和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建设。AI时代对于基础设施有明确而巨大的需求,将积极投资于AI基础设施建设,未来三年在云和AI基础设施的投入预计将超越过去十年的总和。
投入AI基础模型平台以及 AI原生应用。AI基础大模型对于行业生产力变革具有重大意义,将大幅提升 AI基础模型的研发投入,确保技术先进性和行业领先地位,并推动AI 原生应用的发展。
投入现有业务的AI转型升级。对于电商和其他互联网平台业务,AI技术升级将带来用户价值的巨大提升机会,因此将持续提升AI应用的研发投入以及算力投入,运用AI技术深度改造升级各业务,把握AI时代的新发展机遇。
根据C114 通信网,从美国几个主流AI厂商发布的2025年CAPEX指引可以看到,全球科技巨头仍在不遗余力地加大算力投入。亚马逊:计划在2025年将资本支出提升至1000亿美元,持续加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力度。这一数额显著高于去年约830亿美元的支出规模。谷歌:预计今年资本开支高达750亿美元,比市场预期高出近三分之一;Meta:2025 年的资本支出为600至650亿美元,比华尔街的预期高出30%。微软:预计2025财年资本开支为800亿美元,其中AI投入为600亿美元。
我们认为,deepseek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训练成本短期可能使得训练需求降低,但随着AI 的发展以及应用场景的逐步拓展,算力需求将成指数级增长Scaling Law依旧有效。在海内外主流云厂商持续加大AI基础设施以及算力投入之下,AI应用场景将持续下沉拓展,我们持续看好AI产业链投资机会。
1.1.2 海内外机器人产业持续拓展,看好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
国内方面:
(1)2 月19 日,根据科创板日报,上海AI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发布了一项新成果——BeamDojo 强化学习框架,能使人形机器人在稀疏立足点地形上实现敏捷且稳健的移动,在模拟和现实实验中展现出高效学习与精准足部定位的能力。
(2)2月19日,蚂蚁集团开放招聘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系统和应用等岗位。
海外方面:
(1)Figure 发布 Helix,持续助力机器人长期发展。2025年2月20 日,Figure正式宣布推出Helix,Helix 是一个通用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它统一了感知、语言理解和学习控制,以克服机器人领域的多个长期挑战。
模型训练方面:Helix 的训练非常高效,以极少的资源实现了强大的对象泛化。Figrue共计使用约500小时的高质量监督数据来训练Helix,这仅是先前收集的VLA数据集大小的一小部分(<5%),并且没有任何围绕多机器人-实施收集或多个训练阶段的依赖项。
系统简化方面:Helix 仅使用一组神经网络权重(System2 为 7B,Syetem1 为 80M),Helix 可以在各种容器中拾取和放置物品、操作抽屉和冰箱、协调灵巧的多机器人移交以及操作数千个新颖的物体。
(2)2 月22 日,1X发布第二代家庭服务机器人NEO Gamma。其不仅具备烧水、擦地、取快递等基础家务能力,还能通过AI技术实现与人类的情感互动,甚至能主动调整挂歪的壁画、模仿人类松弛姿态。根据高工人形机器人,1X方面透露,Neo Gamma的定价会控制在3万美元以内,目标是在2025年前进入10万个家庭。
我们认为,目前海内外人形机器人在硬件技术及模型算法方面持续迎来突破,为后续人形机器人进入量产大范围拓展打下基础,随着核心厂商对于机器人大小脑的持续进展,机器人走入家庭将逐步实现,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关键一年,众多国内外厂商均将2025年视为量产节奏的核心时间点,我们持续看好相关产业投资机会。
建议关注组合:
运营商/国资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深桑达A;
主设备商&服务器:中兴通讯、浪潮信息、紫光股份、星网锐捷;
光模块:天孚通信、中际旭创、新易盛、光迅科技;
IDC:英维克、佳力图、申菱环境、数据港、奥飞数据、光环新网;
云计算&大数据:优刻得等;
工业互联网:工业富联、东方国信、三旺通信、东土科技、赛意信息、中控技术、宝信软件;
卫星互联网:震有科技、海格通信、中科星图、上海瀚讯、创意信息、海能达、铖昌科技、国博电子、臻镭科技;
物联网/车联网:美格智能、鼎通科技、瑞可达、电连技术、移远通信、广和通; 域控制器:经纬恒润、华阳集团、德赛西威、均胜电子、朗特智能、和而泰、拓邦股份;
操作系统/软件:中科创达、光庭信息、四维图新;
PCB/载板:沪电股份、深南电路、兴森科技、世运电路、崇达技术;
掩膜版:路维光电、清溢广电; AI: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科大讯飞;
数据服务:每日互动、易华录、浙数文化、星环科技、安恒信息、山大地纬、拓尔思;
数据安全:卫士通、深信服、启明星辰;
基础软件:东方通、润和软件;
量子通信:国盾量子。
2.本周专题解析
2.1 云厂商持续加大Cpaex,看好AI产业链投资机会
2025 年2月20 日,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发布2025财年第三季度(截至2024年12 月31日止季度)业绩报告。
在2025 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集团CEO吴泳铭表示,面向未来,阿里巴巴进一步清晰了方向和路径,将会继续专注于以下三大业务类型:国内外电商业务,AI+云计算的科技业务,互联网平台产品,未来三年,阿里将围绕AI核心加大投入三大领域:
投入AI和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建设。AI时代对于基础设施有明确而巨大的需求,将积极投资于AI基础设施建设,未来三年在云和AI基础设施的投入预计将超越过去十年的总和。
投入AI基础模型平台以及 AI原生应用。AI基础大模型对于行业生产力变革具有重大意义,将大幅提升 AI基础模型的研发投入,确保技术先进性和行业领先地位,并推动AI 原生应用的发展。
投入现有业务的AI转型升级。对于电商和其他互联网平台业务,AI技术升级将带来用户价值的巨大提升机会,因此将持续提升AI应用的研发投入以及算力投入,运用AI技术深度改造升级各业务,把握AI时代的新发展机遇。
阿里持续加大AI基础设施投入,云业务持续取得突破。阿里云正以AI为中心,全面重构底层硬件、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库、大数据,并与AI场景有机适配、融合,加速模型的开发和应用,打造一个AI时代的最强AI基建。2025年1月,阿里云通义重磅开源支持100万Tokens上下文的Qwen2.5-1M模型,推出7B及14B两个尺寸,均在处理长文本任务中稳定超越 GPT-4o-mini;同时开源推理框架,在处理百万级别长文本输入时可实现近7倍的提速。同月,阿里云通义千问开源全新的视觉模型Qwen2.5-VL,推出3B、7B 和72B三个尺寸版本。其中,旗舰版Qwen2.5-VL-72B在13 项权威评测中夺得视觉理解冠军,全面超越GPT-4o与Claude3.5。
海外云厂商持续加大算力投入。根据C114通信网,从美国几个主流AI厂商发布的2025年CAPEX 指引可以看到,全球科技巨头仍在不遗余力地加大算力投入。
➢ 亚马逊:计划在2025年将资本支出提升至1000亿美元,持续加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力度。这一数额显著高于去年约830亿美元的支出规模。
➢ 谷歌:预计今年资本开支高达750亿美元,比市场预期高出近三分之一;
➢ Meta:2025年的资本支出为600至650亿美元,比华尔街的预期高出30%。 ➢ 微软:预计2025财年资本开支为800亿美元,其中AI投入为600亿美元。
我们认为,deepseek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训练成本短期可能使得训练需求降低,但随着AI 的发展以及应用场景的逐步拓展,算力需求将成指数级增长Scaling Law依旧有效。在海内外主流云厂商持续加大AI基础设施以及算力投入之下,AI应用场景将持续下沉拓展,我们持续看好AI产业链投资机会。
2.2 海内外机器人产业持续拓展,看好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
国内方面:
(1)2 月19 日,根据科创板日报,上海AI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发布了一项新成果——BeamDojo 强化学习框架,能使人形机器人在稀疏立足点地形上实现敏捷且稳健的移动,在模拟和现实实验中展现出高效学习与精准足部定位的能力。在这个框架下,宇树旗下人形机器人G1可以克服更多危险地形,轻松拿捏平衡木、梅花桩,如稳定地走过多个面积狭小约 20 厘米宽、间距不一的踏脚石。
BeamDojo 强化学习框架搭载基于激光雷达的高程地图系统:这是为了实现真实世界的部署,并在模拟训练中融入域随机化,使机器人能实时感知地形细节。
基于BeamDojo 框架下,G1展现了零样本泛化能力。尽管G1 在训练过程中并未接触过稀疏地形与平衡木,但它却能对各类稀疏落脚点地形做到较高成功率的零样本泛化,零样本泛化成功率高达80%。
松拿捏平衡木、梅花桩,如稳定地走过多个面积狭小约20厘米宽、间距不一的踏脚石。
(2)2月19日,蚂蚁集团开放招聘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系统和应用等岗位。根据科创板日报,蚂蚁集团频频布局具身智能赛道。2024年11月,蚂蚁集团参与了星海图(苏州)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Pre-A轮融资,该轮融资金额超2亿元人民币。星海图是一家专注于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的新兴科技公司,目标是通过“一脑多形”的技术路线,将机器人应用于医疗、教育、服务和家庭生活等多个场景。
海外方面:
(1)Figure 发布 Helix,持续助力机器人长期发展。2025年2月20 日,Figure正式宣布推出Helix,Helix 是一个通用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它统一了感知、语言理解和学习控制,以克服机器人领域的多个长期挑战。
据Figure 官网介绍,Helix 具备以下几大优势:
全上身控制:Helix 是第一个可以实现输出整个人形机器人上半身的高速连续控制,包括手腕、躯干、头部和单根手指的VLA模型。
多机器人协作:Helix 是第一个可以在两个机器人上同时运行的 VLA 模型,使它们能够解决共享的、长期的操作任务,处理它们以前从未见过的物品。
拿起任何东西:配备Helix 的Figure机器人现在可以拿起几乎任何小型家用物品,包括它们以前从未遇到过的数千种物品,只需遵循自然语言提示即可。
单个神经网络:与以前的方法不同,Helix 使用一组神经网络权重来学习所有行为,例如拾取和放置物品、使用抽屉和冰箱以及跨机器人交互,无需任何特定于任务的微调。
商业已就绪:Helix 是第一个完全在嵌入式低功耗GPU上运行的VLA模型,使其可以立即用于商业部署。
Helix 训练高效系统简化,端到端大模型将为机器人大脑带来持续拓展。模型训练方面:Helix 的训练非常高效,以极少的资源实现了强大的对象泛化。Figrue 共计使用约 500小时的高质量监督数据来训练 Helix,这仅是先前收集的 VLA 数据集大小的一小部分(<5%),并且没有任何围绕多机器人-实施收集或多个训练阶段的依赖项。这是一种规模更类似于现代单任务模仿学习数据集。尽管数据要求相对较小,但Helix 可扩展到更具挑战性的完整上半身人形机器人控制动作空间,并具有高速、高维输出。
系统简化方面:过往VLA系统通常需要专门的微调或专用的动作头来优化跨不同高级行为的性能,Helix 则通过单个统一模型在各种任务中实现了强大的性能。仅使用一组神经网络权重(System2 为7B,Syetem1 为80M),Helix 可以在各种容器中拾取和放置物品、操作抽屉和冰箱、协调灵巧的多机器人移交以及操作数千个新颖的物体。
根据科创板日报,2月4日,Figrue正式宣布终止与OpenAI的合作,Figure CEO Brett Adcock 解释到,和 OpenAI合作的问题在于“集成”。OpenAI规模庞大、业务范围广泛,又拥有与之相匹配的大模型,但为机器人等具体对象装配AI并非OpenAI的主要关注点。正确的解决方案应该是建立一个端到端AI模型,重点是为特定硬件专用。
(2)2 月22 日,1X发布第二代家庭服务机器人NEO Gamma。其不仅具备烧水、擦地、取快递等基础家务能力,还能通过AI技术实现与人类的情感互动,甚至能主动调整挂歪的壁画、模仿人类松弛姿态。
根据高工人形机器人,1X方面透露,Neo Gamma的定价会控制在3万美元以内,目标是在2025 年前进入10 万个家庭。这个价格区间正好契合中产家庭的服务需求。1X还计划通过3D 打印尼龙外壳、液态金属关节等实现成本的降低,但规模化量产仍需时间。
我们认为,目前海内外人形机器人在硬件技术及模型算法方面持续迎来突破,为后续人形机器人进入量产大范围拓展打下基础,随着核心厂商对于机器人大小脑的持续进展,机器人走入家庭将逐步实现,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关键一年,众多国内外厂商均将2025年视为量产节奏的核心时间点,我们持续看好相关产业投资机会。
3.本周动态点评
3.1 xAI发布最新版Grok 3
事件:根据腾讯科技,2月18日,埃隆·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发布最新版Grok 3 聊天机器人。
马斯克表示,Grok 3 首先面向X的Premium Plus 订阅用户开放,他们将作为首批体验者。此外,xAI还为忠实粉丝推出了名为Super Grok的独立订阅服务,提供最先进的功能和最早的新特性访问权限。
xAI 表示,Grok 3 的预训练已经完成,整个团队一直在积极地将推理能力整合到当前的Grok 3 模型中。然而,这种集成仍处于早期阶段,需要更多的改进。Grok 3目前正在继续接受训练。
除了Grok 3 推理模型外,xAI还在训练一个该推理模型的迷你版。可以将Grok 3的推理数据与迷你推理模型进行对比,有时其后者的表现甚至会略微优于Grok 3推理模型。
马斯克和他的人工智能团队声称,Grok 3测试版的推理能力超过了现有的人工智能模型。在有关推理和测试时间的基准测试中,Grok 3 取得了比 DeepSeek-R1、OpenAI o1、OpenAI o3 mini- high、Gemini-2 Flash Thinking 更优的效果。
根据xAI的比较基准显示,Grok 3 在科学、编码和数学方面的得分高于Gemini 2 Pro、Deepseek V3、ChatGPT 4o 等。并且,在盲测方面,xAI的 Grok-3(早期版本) 在 lmArena 排行榜中以1402 分的历史最高成绩登顶,成为首个突破1400分的AI模型。这一成绩超越了Google、OpenAI、DeepSeek 等业界主要竞品。
除了推出 Grok 3 之外,xAI 还透露,该公司正在筹建一家人工智能游戏工作室,该工作室将专注于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此外,xAI 正在为 Grok 开发深度搜索功能(DeepSearch)。这将成为其 AI 智能体的核心能力之一。DeepSearch 是一款推理聊天机器人,能够阐述其理解查询内容的过程以及规划回复的方式。演示显示,DeepSearch具有研究、头脑风暴和数据分析等功能。马斯克团队还表示,他们打算“尽快”推出一款基于语音的聊天机器人。(来源:腾讯科技)
3.2 微软发布量子计算芯片
事件:2025 年2月20 日,根据机器之心,微软宣布造出了一款前所未有的量子计算芯片 Majorana 1,并称可以在单块芯片上让数百万量子比特协同工作,解决之前无法的解决的问题,从新药物研发到创造革命性的新材料。
根据科创板日报,在Majorana 1 芯片上,微软将拓扑导体纳米线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H”, 每个单元有四个可控的马约拉纳粒子,构成一个量子比特。“H”单元可以连接,微软已经成功将8个单元放置在一块芯片中。通过这种方式,微软使得量子比特能够以数字方式进行控制,重新定义并大大简化了量子计算的工作方式。除了制造马约拉纳粒子外,微软现在也具备从中测量信息的能力。
微软表示,新的测量方法可以精确到检测超导线中十亿个和十亿零一个粒子之间的差异——这会告诉计算机量子比特处于什么状态,并为量子计算奠定基础。测量可以通过电压脉冲开关来开启和关闭,简化了量子计算的过程和构建可扩展机器的物理要求。
微软表示,通过量子计算的强大算力,可以帮助科学家解决“材料为什么会被腐蚀、断裂”,从而开发出能自动修复桥梁、飞机部件裂纹、破碎手机屏幕的自愈材料。量子计算也能全面释放AI的潜能。科学家和开发者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他们想要创造的新材料或者分子,并能立即得到答案,无需猜测或多年的试错。(来源:机器之心,科创板日报)
4.1 行业动态新闻
1.2月17 日,据来自中国移动研究院的官方信息显示,作为中国移动核心自主创新成果,“破风 8676”芯片自发布以来,累计销售量超 10 万片,并在国内多省以及部分“一带一路”国家部署。(C114通信网)
2. 2月17日,腾讯文档宣布AI文档助手正式接入DeepSeek-R1模型满血版。接入后,用户在AI文档助手中选择DeepSeek-R1模型即可直接使用,腾讯文档小程序、网页版AI全屏页、移动端、桌面端均可体验。(C114通信网)
3. 2月17日,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发布2025年至2027年光缆终端盒产品集中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奥克光电、华宏通信等五厂商中标。(C114通信网)
4. 2月17日,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发布2025年至2026年馈线产品集中采购项目招标公告,采购12种型号馈线,采购规模约馈线2.930 亿米。预计本次采购需求满足期为2年。(C114通信网)
5. 2月18日,马斯克旗下人工智能公司xAI召开发布会,正式推出Grok 3模型,并进行现场演示。此前,马斯克曾发布预告,称其为“地球上最聪明的人工智能”。(C114通信网)
6. 2月18日,Juniper Research 的一项研究预测,由于网络复杂性带来的日益严峻的安全挑战,到2028年,全球受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保护的物联网设备数量将翻一番,达到280亿台。(C114通信网)
7. 2月19 日,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INNO Research数据,2024 年国内消费级XR 市场在AR 设备推动下实现四季度销量环比增长21%,但全年销量同比下降25%。2024年全年,国内XR消费级市场总销量为56.7万台,其中VR设备表现疲软;AR设备凭借便携性、轻量化及AI技术加持,同比增长25%,成为市场亮点。(C114通信网)
8. 2月19日,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日前发布2025年至2026年无源器件产品集中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京信通信、中兴通讯等8厂商中标。(C114通信网)
9. 2月20 日,北京协和医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共同研发出了国内首个罕见病领域 AI 大模型——“协和 太初”,已经面向患者开放测试初诊咨询和预约功能。(C114 通信网)
10. 2 月20 日,微软发布了量子计算芯片“Majorana 1”,此次发布的 Majorana 1 使用了全球首个拓扑导体,这种材料能够观察和控制马约拉纳粒子,这是微软基此新架构的第一款量子处理器。(C114通信网)
11. 2 月20 日,长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由长春市与中科院自动化所产业化公司中科紫东太初联合打造的国内首个低空行业大模型 ——“紫东长空”正式发布。(C114 通信网)
12. 2 月21日,诺基亚与日本科技公司NTT和安立公司(Anritsu)合作,验证了他们声称的世界上首个弹性网络概念验证(PoC),这是一种旨在提高移动网络能效的技术。(C114 通信网)
13. 2 月21 日,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北京移动)与中兴通讯合作,在北京延庆无人机产业园区引入高频(26GHz毫米波)通感网络,完成了与现有低频(4.9GHz)通感网络的对比应用测试。(C114通信网)
14. 2 月21 日,中兴通讯与河钢数字达成战略合作,基于中兴通讯AiCube训推一体机,融合国产DeepSeek-R1 大模型和河钢数字威赛博钢铁大模型,打造钢铁行业专属的智能语义对话与决策支持解决方案。(C114通信网)
4.2 上市公司动态
【瑞玛精密】: 公司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申报稿)(修订稿)》,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含35名)的特定投资者,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8,000.00万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用于以下项目:1)汽车空气悬架系统及部件生产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拟投入金额为 35914 万元;2)座椅系统集成及部件生产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拟投入金额为23053 万元;3)补充流动资金。(2025.2.17)
【路维光电】: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快报》,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76亿元,同比提升30.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亿元,同比提升29.21%;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亿元,同比提升39.89%。 (2025.2.18)
【路维光电】:公司发布《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修订稿)》,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并结合公司财务状况和投资计划,本次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61,500.00万元(含本数),本次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面值为人民币100.00元,按面值发行,期限为六年。(2025.2.19)
【东土科技】: 公司发布《2025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 本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的股票期权数量为 666.67 万份,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61,489.29 万股的 1.08%;其中首次授予533.33 万股,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61,489.29 万股的 0.87%;预留授予 133.33 万股,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61,489.29 万股的0.22%。本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共计30 人,包括公告本激励计划时在本公司(含子公司)任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及董事会认为需要激励的其他人员。(2025.2.19)
【华测导航】: 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快报》, 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 32.16 亿元,同比提升20.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4亿元,同比提升27.82%;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1亿元,同比提升37.16%。(2025.2.19)
【曙光数创】: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快报》, 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 5.25 亿元,同比下滑19.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65亿元,同比下滑37.63%;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25 亿元,同比下滑72.28%。(2025.2.20)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关键技术突破不及预期风险;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