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韦薇)昨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主要介绍海事部门强化海事服务保障助力广西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据悉,2024年,广西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水上交通事故、死亡失踪人数、沉船艘数、直接经济损失4项指标同比分别下降73.3%、80%、33.3%、66.5%。
2024年,全区辖区水运平稳增长,船舶进出港339.59万艘次,货物吞吐量8.47亿吨,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901.5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6.68%、12%、14%。钦州港、梧州港货物吞吐量分别超过2亿吨、1亿吨。水上应急搜救成效显著,各级搜救中心组织搜救行动110次,救助遇险船舶122艘次、遇险人员561人次,人命救助成功率96.97%。
在促进水运物流降本增效方面,广西海事部门为RCEP成员国船舶进出广西口岸开辟“绿色通道”,单船通关审批时间压缩到平均半小时以内。完成集装箱船舶“套泊热接”“船舶并靠”1100多艘次,单船待泊节约时间2.66小时,为企业节约成本超7000万元。优化北部湾船舶进出港交通组织,保障了426艘20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安全通航。保障了第一艘吃水20.5米的超大型油轮安全靠泊钦州港,助力北海国际邮轮母港开港。
在智能化监管方面,广西海事部门实现了全国统一的“海事通”App和智慧海事监管系统在广西全面应用,同时补点建设24个CCTV视频监控点,试点建设5座智能化巡航无人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