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韩瑜超 摄影 闫拥洲
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今年2月23日是郁介沼的农历生日,1927年出生的他已步入了99岁。按照嘉兴人传统的做寿风俗,即“做九不做十”,往往在整十岁生日前一年的虚岁逢九时举行祝寿活动。当天中午,一众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为寿星贺寿。
能走、会写、喜欢交朋友,期颐老人郁介沼整个人看上去神采奕奕,不仅行动自如,眼力听力都十分好。
四代同堂共贺期颐之喜
“哇!真是了不起!”当天的百岁寿宴现场,爆发出了阵阵赞叹,原来,在台上发完言的老寿星竟然“不走寻常路”,直接从台上跳了下来。他这一调皮的举动,让在座的宾客笑声和掌声不断。
郁介沼家四代同堂,亲人集体到场为他贺寿,珍贵的全家福定格了幸福的瞬间。老人家饶有兴致地为大家献唱了一首民谣,中气十足的演唱让在座宾客啧啧称赞。郁介沼的女儿陆惠明曾是嘉兴建设小学的教师,她的同事们也在现场朗诵了一首自创的《贺郁老百岁寿》,将喜庆的氛围感拉满。郁介沼的中学同学张京比他小一岁,身在外地也专程发来了贺寿词。
烛光闪烁,祝福满满,寿星切下蛋糕与众人分享,老人还贴心地为亲朋好友准备了寿桃、寿碗等伴手礼,将健康和快乐同时分享。郁介沼1949年参加工作,1987年退休后又干了近20年,直到80岁那年他才算是开始真正的退休生活。他不好烟酒,腿脚勤快,从那时起坚持天天走路,日日登楼,用老人家自己的话来讲,就是“走路和吃饭一样重要”。
俗话说“吃三顿,跑三顿”,郁介沼养成了每日三餐后都要出去走路的习惯,他家住在5楼,每天最少也要爬上爬下30层楼。
“就在过去的这个腊八节,老爷子还去海宁西山爬山,人家保安都把他当重点保护对象,可他松弛感拉满,还一路上跟人开玩笑呢。”郁介沼的大儿子郁文汉告诉记者。平时,大儿子一家就住在老人楼下,方便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老爷子生活全部能够自理,他也习惯了独居,因为他每天早上起得早,要出去走路,中午要午睡,下午要写字看书,他觉得这样自己一个人才自由。”
爱走爱写爱交友
登高山、下峡谷、游海岛、爬雪山,运动在郁介沼的晚年生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部分。
87岁那年,郁介沼轻松登顶云南玉龙雪山,这是他至今都感到骄傲的一件事。“当地人说,玉龙雪山海拔高,山上常年积雪气温低,还缺少氧气,陪同我一起去的儿子都有点打退堂鼓了,但我坚持要去。”郁介沼说,准备好厚衣服、墨镜、氧气瓶,他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发了。
一路艰辛,郁介沼终于站在海拔4506米上环顾四野,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周围的人包括外国友人,看到我老头子都有点惊呆了,那么大岁数还敢这样登山。”郁文汉说,他打心底里佩服老爸。不少比郁介沼年轻的人,都纷纷要求与他合影留念“借寿”,他都欣然答应。
94岁时,郁介沼要去泰山游玩,儿子实在不放心,就执意陪同前往。“哪里知道,我倒成了他的‘拖油瓶’,登山完全跟不上他的步点,主要是他平时走惯啦,太矫健了。”郁文汉说。
2022年,郁介沼又去爬了衡山,至此也成功爬完了中国最著名的“五岳”,“老爸有平时锻炼的基础在,路上有我哥看着,我们还是挺放心的。”小儿子郁文晋说,老爷子还特别喜欢尝试新鲜事物,2024年春天,还去乘坐了我国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短短几日海上生活,让郁介沼大开眼界,也结识了不少新朋友。
郁介沼不仅勤锻炼身体,还勤于动脑,他每天保持写作的习惯,在他的书橱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日记本和一沓沓的稿纸,“老年人脑子要动起来,我还会给市政建设提提建议等。”近年来,郁介沼对嘉兴的每一处新地标如数家珍,那些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网红”地他也总是要在第一时间去打卡,轧轧闹猛。
老人分享长寿秘诀
郁介沼是社区里的“明星”,是旅途中的一道风景,无论认识或不认识他的人,见面总要讨教几句关于保健养生的秘诀。除了爱走、爱写、爱交友,在百岁宴上,老人也毫不吝啬地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长寿密码”。
熟悉郁介沼的人都知道,他有个口头禅是一个“适”字,即适度、适当、适合。“他生活节俭,几十年前的衣服还在穿,吃的也是买便宜的,他的宗旨就是不亏待自己的胃就行。”郁文汉说。以前,郁介沼饮食以适量为主,吃得比较杂,不挑食,去各地旅游都吃得惯。随着国家的发展,政府提出了居民膳食指南,老人也在逐步学习,慢慢改进饮食,注重少盐、少油、少糖,适当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郁介沼的生活相当有规律,每天吃三顿,走三次,每顿饭后下楼走半小时到1小时,晚上雷打不动八九点钟睡觉。与常人印象中的百岁老人不同,郁介沼的脾气甚至有点急,“他雷厉风行的,自己心里面想做的事就要马上去办好。”陆惠明说,他常常关心老同学、老同事,不定时会去医院、养老院、家里看望他们,如果遇到了什么不顺的事,他也很想得开,平时喜欢跟人开开玩笑,幽默感十足。
这些年,我市民政部门对百岁老人的关爱行动不断,彰显了社会温情。记者从嘉兴市民政局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获悉,截至2024年底,嘉兴全市百岁老人共361人,比上一年增加7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