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京晨报
手术中。
专家阅片。
晨报讯(通讯员 苗卿 葛妍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神经外科每一台手术都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守护。对于百岁老人来说,开颅手术更是一次对生命极限的挑战。医生需要具备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需要整个医疗团队的密切合作和精心护理,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近日,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成功为一位100岁高龄的患者实施了神经内镜下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术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个月前,现年100岁的张爷爷在家不小心跌倒后右侧头面部着地,但受伤后未出现头痛、恶心、呕吐以及意识障碍等,因此没有引起家属足够的重视。然而,就在入院前3天,老人开始出现嗜睡、反应迟钝、言语减少、食欲减退、左侧肢体乏力、步态不稳等症状,家属紧急将老人送往江苏省第二中医院神经外科就诊。入院后经头颅CT平扫检查提示“右侧额颞顶枕部慢性硬膜下血肿”。血肿量多,中线移位明显,需要手术干预以减轻脑受压和帮助神经功能恢复。
然而,这一手术对于张爷爷而言,并非一个简单的决定,高龄、身体机能的衰退,术中的麻醉、出血、感染等潜在风险都可能成为致命的威胁。医生和家属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面对这样的难题,该院神经外科张康主任迎难而上,带领团队进行了详细的术前评估,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最终决定为患者实施神经内镜下硬膜下血肿引流手术,手术由张康亲自主刀,麻醉科等科室密切配合,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手术当天,张康认真、细致地对颅内血肿定位、标记、钻孔、置管引流,用他熟悉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手术技能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职业的挚爱,书写着属于医护人员们的故事。
术后,张康和叶红护士长多次查看患者神志、反应、言语及引流液的量和性质,密切关注张爷爷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神经外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张爷爷积极配合治疗,一步步走向康复。目前恢复良好,神志清楚、反应灵敏,言语流利,肢体力量也逐渐恢复。
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体现了该院神经外科在高龄患者手术方面的技术优势,也展现了该院多学科协作的综合实力。未来,该院神经外科将继续秉承“宏德博识、济世佑生”的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专家提醒,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常见的颅内出血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轻微头部外伤后,如果家中老人出现头痛、肢体无力、意识障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治疗,避免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