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邯郸晚报
奥林巴斯EVIS X1 CV-1500、内镜精灵、eyeMAX洞察胆胰成像系统
本报讯(记者 薛雅兰)当DeepSeek掀起全球人工智能浪潮,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攻势深度赋能医疗领域。与此同时,在消化道疾病防治领域,一场由AI技术引领的诊疗革命正在邯郸悄然上演。
走进邯郸圣济医院内镜室,一台银白色智能设备正与医生默契配合。这台被称作“内镜精灵”的AI辅助系统,集成了深度学习算法和影像识别技术,可在毫秒级时间内完成病灶分析。“它就像给医生装上了智能放大镜和导航仪。”邯郸圣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建东介绍,小巧的手柄握在医生手中,左旋右转间,即可将影像放大40倍的探头深入患者胃部,即便细如发丝的病灶也能被精准捕捉。
“‘内镜精灵’自动识别监测胃镜检查盲区的平均准确率为95.3%,还可提升肠镜检查质量,提高肠息肉和肠腺瘤检出率,让患者不用辗转省城大医院,也不必苦等专家号,就可获得最客观和权威的内镜检查报告。”深耕消化系统诊疗领域多年的李建东坦言,因“内镜精灵”系统内建有海量医疗数据库,汇聚了国内百余位顶级专家的诊疗智慧,会对医生的检查有更明确的要求,并评价及监督医生操作的质量。“这相当于百余名专家同时在线指导,彻底改变了以往‘单兵作战’的模式,权威性大大提高。”
“瞧,这里的蓝框标注就是在提示医生,这个部位要仔细检测。”李建东指着“内镜精灵”显示屏告诉记者,“内镜精灵”最为核心的优势,恰恰就在于其双重保障机制:一方面,它通过内置的“电子导航”规范检查路径,确保26个标准观察点位全覆盖;另一方面,实时AI预警系统则像敏锐的哨兵,用蓝框标注可疑病灶,以红框警示高风险区域。
凭借着这一“黑科技”的强大赋能,医院胃肠镜检查所有关键病灶均经过AI与人工双重核对模式。也正是因为这种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给该院的诊疗质量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提升。67岁的金先生不久前,因剑突下疼痛慕名来到该院进行内镜检查。李建东主任在胃镜精查时发现患者胃食管连接处黏膜粗糙,放大内镜显示腺管开口异常且结构紊乱,与此同时,内镜精灵在显示屏上“红框预警”,提示早癌风险,更加印证了李建东主任的内镜判断。随即进行病理检查,病理结果提示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好在及时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避免了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医院详实的数据更有力地印证了技术层面的重大突破:自引进“内镜精灵”以来,该院早癌检出率大大提升,更多患者的生命因此被点亮。
不仅如此,在雄厚科技实力的有力支撑下,医院同步精心构建起“好医护、好设备、好服务”三位一体的诊疗体系。从患者预约时的智能分诊,到检查过程中的 AI辅助,再到术后贴心的跟踪管理系统,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完整且严密的消化道健康管理闭环。
如今,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邯郸圣济医院专注于引进前沿技术、全力提升服务质量。正如该院提出的“三好”承诺——凭借顶尖设备保障精准诊断,依靠专家团队提升技术水平,借助人性化服务优化就医体验。这些切实有力的举措,不仅彰显出其在医疗科技创新方面的前瞻性眼光,以及服务患者的赤诚决心,更为区域医疗发展提供了颇具价值的创新范例。
该院书记郭明明满怀豪情地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行业合作,推动AI技术在更多诊疗场景的应用,为地区群众筑牢健康防线。”如今,这座古城中的现代化医院,正以科技创新之笔,用心书写着守护群众健康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