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科技感满满
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亮相成都传媒集团两会特别访谈区
与机器狗互动。“这个机器狗好灵活,还顶着大熊猫的造型。”“机器人有哪些功能?能不能和人进行互动?”
2月26日,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成都开幕。在会议现场,成都传媒集团搭建了两会特别访谈区。在特别访谈区,来自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的双足人形机器人“鸿鹄”和来自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四足机器狗“灵瞳”吸引了不少人大代表的注意,大家纷纷与其展开互动。
记者了解到,“鸿鹄”是“成都造”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整机具备高自由度,能够在通用场景中完成复杂工作任务。四足机器狗“灵瞳”则主要用于家庭陪伴和科研娱乐。
“今年最火的话题,肯定是‘人工智能’。”在市人大代表、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文隽看来,无论是今年登上春晚舞台的机器人,还是最近引发热议的DeepSeek,都显示出科技运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刘文隽表示,成都需要抓住机遇,加快在新赛道布局。一方面是加大对科技企业、高校研发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也应该给予打拼在这座城市的年轻人更多帮助。“让更多人才留在成都,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工作,这些都离不开成都软环境的提升,如增设24小时图书馆、健身房等,让大家更有干劲!”
在了解机器人和机器狗的工作原理后,市人大代表、成都四三六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芳十分感叹成都与高科技接轨的速度。同时,杨芳也开始思考如何能够将便捷高效的产品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和产业发展当中,“高科技产品能够服务‘一老一小’更好地生活,切实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水平。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智能产品进入生产流程当中,围绕环保、健康等领域,提供更加高效快捷的生产能力。”杨芳表示。
“成都科技发展硕果累累,其中,我最为关注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市人大代表、成都睿盈科技公司总经理付天力表示,成都发展低空经济有基础、方向明确,在各个区(市)县中也有实践场景,“从顶层设计出发,希望能够建立更多的平台和汇聚优质资源,支撑成都未来的科技产业和低空经济发展。”
市人大代表、成都东方正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兼总裁罗炳文在今年的两会中聚焦文化产业发展。作为文创行业从业者,他特别关注成都将在文化、文旅、文创领域推出的新规划与扶持政策。“希望成都的科技感、国际范儿继续提升。”罗炳文表示,成都在文化产业的智能化应用领域、智能设备和机器人等前沿技术的成效显著,这些创新应用正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风向标。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菲菲 魏捷仪 泽登旺姆 摄影 胥瑞可 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