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新津向“智造高地·幸福水城”迈出坚实步伐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冲刺“园区提质增效年”

新津向“智造高地·幸福水城”迈出坚实步伐

四川成都新津经济开发区。

全球首列时速160公里氢能源市域列车在新津下线。

春天,万物生发的季节,如同天府农博园的早花油菜,新津也早早谋划着拼经济抓发展的大局——组建招商小分队前往温州链接长三角资源,聚焦新能源产业精准对接招商;举行2025年第2期蓉易见·政商恳谈会,共商绿色食品品牌塑造及健康食品产业园建设;新春第一会上通报表扬2024年度“行业先锋”企业及人才、“突出贡献”企业,发布“1+3+1”惠企政策体系,签约16个项目总投资68亿元……

2024年,新津区绿色食品产值达171.8亿元,稳居全市第一;新能源、轨道交通产业产值双双突破百亿元。2025年,这个成都最年轻的区又将如何更进一步?

新津区将继续紧扣全市“立园满园”总体部署,以“园区提质增效年”为统揽,优化建设四川成都新津经济开发区、天府农业博览园,持续深化“五大攻坚”,壮大工业经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产业园区建设引领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向“智造高地·幸福水城”迈出坚实步伐。

创新+强链 三大主导产业发展迅猛

2024年,新津的绿色食品、新能源、轨道交通三大主导产业发展迅猛,一个个优势企业可圈可点:新津时代获评省级绿色工厂、市级智能工厂,2024年实现产值36亿元;民航二所电子公司和物流公司开发的智慧机场系统和行李处理系统,在国内机场占有率超70%;中材科技入围制造业“单项冠军”,加快打造年产20万只亚太最大储氢瓶生产制造基地;中车长客全球首列时速160公里氢能源市域列车达速试跑,川发磁浮掌握的内嵌式磁浮交通技术成功刷新181公里全球最高试验时速纪录……

作为宁德时代锂电产业在西南地区的重要布局,新津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全年保持满产状态。在参加了2月5日新春第一会后,新津时代厂长李鹏程备受鼓舞,“这次大会为我们提振了发展信心,我们将坚定目标、精准定位,在优化技改、产品升级等各个维度持续创新。”

保持“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是新津产业蓬勃发展、后劲十足的缘由。同时,新津在建圈强链、集约集群上再发力,产业规模也不断壮大。

新津规模发展食品产业始于上世纪90年代,多年来厚积薄发,不仅规模全市第一,也构建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条。

一个典型的例子——2024年在新津投产的四川沈师傅食品有限公司,除主打产品鸡蛋干外,其生产的蛋清液、蛋黄液还供给同在园区内的希望食品美好小酥肉加工企业和南台月月饼生产企业,充分显示了“1+1>2”的产业集群效应。

食品产业的兴旺,也带旺了包装印务、冷链运输等环节。作为新希望、银鹭、沈师傅、白象、桃李、怡宝和菊乐等众多食品企业的配套服务商,成都友一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近几年产值连年增长,连春节期间都在加班加点生产包装材料。

供应链项目也在引入,今年2月5日的集中签约中,就有长胜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冷链物流园与供应链平台项目,完善着绿色食品产业链条。

今年2月的蓉易见·政商恳谈会透露出一个信息——新津正高标准规划建设10.7平方公里“健康食品产业园”,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形成“大单品引领、大企业支撑、大产业协作”发展态势,打造全省产业规模最大、创新能力最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健康食品产业园。“我们立足食品产业基础优势,以实际行动落实市委、市政府‘特色立园’要求。”新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投产+扩能 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

2025年刚开年,一个好消息便从新津经开区传来,“工程机械之王”盾构机将在新津生产啦!

而从2024年3月中铁九局签订施工合同,到2025年1月15日中铁高新智能装备制造基地一期项目举行竣工仪式,仅用时270天。

速度的背后,离不开新津为企业提供的全生命周期服务。2024年以来,新津构建了“区领导+园区管委会+行业主管部门+业主单位”的责任体系,由区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指挥,对每一个重点项目实施全面覆盖和紧密跟踪。在工作专班的强力保障下,中铁项目两次提前,最终于2024年3月底顺利启动。

中铁高新智能装备制造基地一期项目不仅将实现年产盾构机11台、年产值18亿元以上、带动就业1000人以上,还将发挥“链主”功能,促进成都高端工程装备制造能力提升。

凭借强有力的专班服务,园区一批项目加速建设中:海吉星投资50亿元打造的农产品数字生产基地,晓麦投资30亿元建设的川菜、预制菜产业生态园区,蜀能电科投资10亿元打造的四川省新型电力系统创新基地,川能投投资3亿元建设的独立储能电站……

新项目加速的同时,“老企业”也在追加投资。

近几年来参与了深中通道、黄茅海大桥等重大项目的大通路桥,投资4.2亿元建设新基地以扩大产能,去年在新厂房验收中遇到困难,区公园城市局派出专人蹲点指导,帮企业顺利完成验收。“目前新厂房已经投产,这是一个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智慧工厂,投产后年产值预计达到8亿元。”大通路桥总经理刘军锋自豪地说。

中粮生化(成都)有限公司作为全国最大的调味糖生产基地,仍在不断新建生产线。“去年企业扩建15万吨淀粉糖项目,我们12月23日提交报审材料,24日就取得施工许可证书。这就是新津的服务速度。”中粮生化总经理梁永红点赞。

今年2月5日,新津又集中签约大陆希望新能源总部基地项目、兄弟路标年产10万吨路面标线涂料及涂料制造装备项目等16个新项目。“我们将做好签约企业服务工作,促使项目早开工早建设,为新津发展注入新动能。”新津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让企业“用脚投票”

“自从把办公室搬进产业园,走访企业变得好方便!”新津区经信局工作人员杨航说。

去年11月初,成都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后仅仅10天,新津区经信局便把办公场地搬进新津经开区内,以落实大会部署,推动服务向园区集成。区科技局、区科协等经济部门也陆续搬入。几个月下来,不仅经济部门和企业互动更方便,经济部门和管委会之间联系也更紧密,形成服务企业的强大合力。

从去年9月开始,按照市委部署要求,新津区深入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形成了“1个总专班+4个行业专班”企业问题诉求闭环解决机制,帮企业拓市场、解难题。

原本生产门窗型材的中德铝业公司跨界转型生产路桥构件,面临拓展市场难题。新津区经信局组织路桥协会和企业上门参观对接,帮企业顺利打开市场。

民航二所电子公司等企业提出园区交通不便的问题,管委会通过对接区交通局,加大共享单车投放量,推出定制公交、滴滴公交。

新津还常态化开展政商恳谈、津商茶叙、周三服务日等政企沟通活动,面对面倾听企业困难。从2024年1月开始每月一次的“蓉易见·政商恳谈会”,政府和企业双向奔赴,从不失约。

“我们企业旁的临时停车场改造项目已投入使用,为员工和来访客户提供了极大便利。”成都希望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浩奇在一场政商恳谈会上提出的诉求已得到解决。

“恳谈会后,新津各级领导多次到公司调研,解决了项目土地问题,还对新能源项目提供了政策支撑,为企业‘智改数转’注入动能。”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公司总经理夏玉龙说。

通过大力实施“服务增效”攻坚行动,新津区以改革创新为突破,推出惠企资金“免申即享”“易申快享”,2024年已兑现超1.5亿元,惠企资金“分分钟”到账。

围绕“园区优化强承载攻坚”,新津30个能源项目在2024年底集中开工,为“立园满园”行动提供能源保障。

在推动“立园满园”行动这件事上,优质的营商环境才能让企业“用脚投票”。“公司下一步计划实施二期项目,优越的营商环境给了我们加大在新津投资发展的底气。” 四川沈师傅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强表示。

李娟/文 新津区/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新津向“智造高地·幸福水城”迈出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