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又到诺如病毒 “活跃期” ,急诊科医师:重在预防不用慌

进入春季以来,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四医院)接诊诺如病毒的人数有所增加。卫健部门发布健康提醒,诺如病毒感染是常见肠道传染病,每年开学后的2月至4月份,是诺如病毒的 “活跃期”,学校、托幼机构等人员扎堆的地方,很容易暴发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需格外警惕。感染诺如病毒有何症状,如何有效预防?记者就此采访四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林绿。

诺如病毒有四大特点

林绿介绍,感染诺如病毒后的临床症状一般是突然间出现恶心、呕吐,还有腹痛腹泻,持续2~3天,症状消失较快。儿童是以呕吐为主,成人以腹泻为主,也伴随有一些发热,以及头痛、肌肉酸痛等临床症状。如果需要由实验室检查,一般要做肛拭子、粪便的核酸检测。

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最主要病原体。诺如病毒对环境抵抗力强,在0~60℃的环境中均可存活,还具有以下特点:

传染性极强,感染剂量极低:低至10个病毒颗粒即可引起感染。排毒时间长,排毒高峰在发病后2~5天,持续2~3周。

生存能力强,耐寒耐热:在0~60℃的环境中均可存活,普通冷冻或室温无法灭活。抗酒精,浓度75%的酒精对其无效,需使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或高温煮沸。耐酸性强,胃酸无法杀灭,可顺利入侵肠道。

林绿介绍:“酒精跟普通免洗、干洗消毒液对诺如病毒是无效的,关键还是要与病毒隔绝,如果是一些呕吐物(吐)到衣服或是家里,可以用一些含氯的消毒液或浓度比较高的消毒液来消毒,餐具用烧开100℃的水沸煮30分钟也可以杀灭诺如病毒。”

病程短但症状凶猛,其典型症状:突发恶心、呕吐(儿童多见)、水样腹泻、腹痛、低热。潜伏期短,12~48小时内发作,常集体暴发。多数患者2~3天自愈,但威力可不容小觑,尤其是在密集的人群中,能迅速掀起一场“胃肠风暴”。

■季节性高发,学校是“主战场”: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为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秋冬春季)。托幼机构、学校等场所易暴发聚集性疫情。

五类易感人群需加强预防

儿童: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幼儿园、小学中招率最高。

老年人:免疫力下降,感染后恢复较慢。

免疫力低下者:如慢性病患者、化疗人群等。

集体生活者:学校、宿舍、养老院等场所易交叉感染。

卫生习惯差者:饭前不洗手、生食等行为更易“中招”。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传播:

■粪—口传播。

直接接触:接触患者呕吐物、排泄物后未彻底洗手。

间接传播:触碰被污染的毛巾、玩具、门把手等物品。

■气溶胶传播患者呕吐或腹泻时,病毒可随飞沫悬浮在空气中,周围人吸入后感染。

■污染的食物/水源、生食未洗净的蔬果、未煮熟的海鲜(如贝类)。

“自限性疾病”不用惊慌

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无需特殊药物,注意补液防脱水即可。

“如果是中、重度脱水的患者,以静脉补液为主,慎用一些益生菌之类的药物,抗病毒药物对诺如病毒的效果不佳,因为它是自限性疾病。”林绿提醒,静脉补液症状好转之后可改为口服补液,鼓励患儿、患者进食,但要避免吃难以消化的食物。

居家预防注意勤洗手,儿童避免用手抓食物进食,食物要煮熟煮透、生熟分开。

家中有人感染诺如病毒的需要隔离,待其症状消失后,继续居家3天,避免传染他人。

划重点: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排尿减少、哭时无泪,需立即就医。

来源 |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叶祯/文 宋延康/图 通讯员 乐泉温

编辑 | 劳方

校对 | 韦一璞

责编 | 刘晓婧

审核 | 王小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又到诺如病毒 “活跃期” ,急诊科医师:重在预防不用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