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2月26日盘后,英伟达将公布2025财年第四季度(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1月31日)业绩报告。
此次财报是投资者观察全球AI产业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据悉,市场将重点关注AI芯片需求、数据中心营收增速、Blackwell系列GPU产能情况、毛利率等核心指标。
DeepSeek冲击:
英伟达芯片需求是否不可替代?
自低成本、高性能的DeepSeek模型发布后,市场对科技巨头AI支出的可持续性产生疑虑。尽管微软、Meta等科技大厂仍表态维持较高的资本开支计划,但市场仍然担忧AI模型效率提升可能减少对英伟达高端芯片的依赖。
美东时间1月27日,英伟达股价一度暴跌17%,市值一夜蒸发超6000亿美元,创美股单日市值蒸发纪录。随后,市场逐渐认识到杰文斯悖论在AI行业的体现,DeepSeek的创新反而会刺激算力需求的增长,英伟达股价震荡回升,最高达143.44美元/股。但在本次财报来临之际,英伟达股价再次走低,截至美东时间2月25日收盘,英伟达报126.63美元/股,跌近3%。
近日,英伟达CEO黄仁勋表达了他对DeepSeek的看法。他称,DeepSeek及其开源模型十分令人振奋,但它不仅不会终结AI计算需求,反而会扩大并加速市场对更高效AI模型的追求,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他认为,未来的人工智能模型仍将依赖英伟达的计算能力,此前市场对英伟达股票的抛售是基于误解。
市场预计,在此次财报后的业绩说明会上,黄仁勋可能继续强调这一点。但即使黄仁勋公开表达了对DeepSeek影响的乐观预期,然而核心矛盾在于“即使AI算力需求进一步旺盛,英伟达的芯片是否仍然不可替代”。
此外,DeepSeek也在持续发力,于近日官宣了它的下一步开源计划。2月21日,DeepSeek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构建了一支探索AGI(通用人工智能)的小团队,将开源5个代码库,以完全透明的方式分享研究进展。2月24日,DeepSeek宣布启动“开源周”,开源了首个代码库FlashMLA。
数据中心业务:
增长引擎能否持续发力?
英伟达核心业务的营收增速是投资者此次财报关注的重要指标之一。英伟达历年财报显示,自2023年以来,数据中心业务彻底超越游戏业务,成为英伟达增长的核心动力。彭博预计,2025财年第四季度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的营收将达339.88亿美元,同比增长84.68%。在最近连续多个季度创纪录的营收中,数据中心贡献率超85%。
英伟达业务营收出现增长放缓迹象。据LSEG的数据,英伟达2025财年第四季度收入预计将增长72%,至380.5亿美元,为七个季度以来的最低增速,而2026财年第一季度营收预计将增长60%。此前,英伟达的收入已经连续五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市场预计,英伟达Blackwell需求不断增长,随着出货量增加,毛利率或将承压。据新华财经报道,华尔街投行韦德布什(Wedbush)分析师表示,尽管最近因DeepSeek的冲击让市场对于英伟达后续芯片需求前景产生怀疑,但其调查的客户评价显示,市场对英伟达Blackwell GPU的需求仍供不应求。
此外,由于Blackwell生产成本提升且良品率更低,该产品可能导致英伟达毛利率进一步承压。华尔街预计,英伟达2025财年第四季度调整后毛利率将下降3个百分点至73.5%。
就资本开支动向而言,多家大型科技公司纷纷宣布在2025财年继续增加资本支出,整体趋势仍然乐观。据统计,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四家大型科技公司2025财年的资本支出至少达3200亿美元。
未来走势:
财报与未来指引会否超出预期?
此次英伟达财报及下一季度指引是否能超出市场预期将成为影响后续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美东时间2月25日,华尔街多家机构更新了英伟达的评级,目标价介于152美元至220美元之间。
咨询公司Circle Squared Alternative Investment创始人Jeff Sica表示,英伟达正面临着市场的“高期望诅咒”,因预期过高,本次财报其需要大幅超出预期才能满足投资者的期待。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在报告中称,对英伟达2026财年第一季度营收预期为420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60%。瑞银预测,基于Blackwell架构产品量产的提升以及供应链效率的提升,英伟达对于2026财年第一季度的营收指引将达到或超过市场预期的425亿至430亿美元。
但也有华尔街人士表达了谨慎的看法。“随着大型科技公司定制化ASIC芯片不断涌现,未来英伟达如何通过AI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来保持其在AI领域的竞争力将是考验。”该人士称。
此外,美国银行分析师Vivek Arya认为英伟达3月份的GTC大会是下一个重要的催化剂。他表示,届时,投资者对英伟达的关注可能会从Blackwell转向其下一代产品,包括Rubin GPU和自动驾驶机器人解决方案。
近期,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及美股“七巨头”上涨乏力,已陷入调整区间。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彭博追踪的“七巨头”指数自去年12月的高点下跌约10%,七家公司市值合计蒸发约1.4万亿美元。
一名资深投资人分析,英伟达此次财报不仅是对其业务基本面的检验,更是对全球AI产业信心的试金石。若业绩超预期并释放积极指引,或能重振近期疲软的美股科技板块;反之,高估值下的回调风险不容忽视。
作者:窦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