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冯铁飞)个体工商户是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是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山西省以个体工商户保险保障项目“惠商保”为支点,用市场化手段为全省个体工商户撑起“防护伞”。截至2月23日,“惠商保”累计赔付金额3.3亿元,受益户数高达5.2万户。
市场监管的“主动破题”
2023年,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在走访调研中发现,个体工商户大部分缺乏风险抵御能力。一场暴雨、一次火灾就可能让个体工商户多年积蓄化为乌有。如何破解这一民生难题?当年9月1日,山西省市场监管局联合财政、金融等部门,推出了山西省个体工商户保险保障项目“惠商保”。按照“稳就业、保主体、纾困助力”和“应保尽保、应赔尽赔”的原则,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每年全额出资2亿元,为全省登记在册且正常经营的个体工商户提供全方位、综合性、普惠性的保险保障,对新增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自动提供保险。“惠商保”为个体工商户设置了持续经营保障、经营财产损失、从业人员人身伤亡、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4个险种,有效解除了个体工商户后顾之忧。
2023年9月底,长治市壶关县城西路因修路受影响的129户个体工商户,收到“惠商保”赔偿款共34.77万元,这是实施“惠商保”以来全省首次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中理赔。个体工商户们对政府这项举措纷纷表示感谢。
市场监管人员深入市场宣传“惠商保”。冯铁飞/摄“惠商保”实施后,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行动,基层干部化身政策宣讲员,走进市场,深入基层给个体工商户宣传“惠商保”政策,确保个体工商户应知尽知、应享尽享。为了让个体工商户更方便了解、使用“惠商保”,山西省市场监管局还推出了“惠商保”APP,个体工商户可线上查看保障方案、在线完善信息、发起理赔申请并跟进理赔流程,同时可接收相关政策宣传和风险提醒,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惠商保”APP便于个体工商户了解、使用。冯铁飞理赔服务的“山西温度”
2024年8月,太原市迎泽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上门为汽车美容店经营者张先生办理“惠商保”理赔时,张先生还以为是遇到了诈骗。原来,张先生的店铺在道路改造期间,由于车辆无法出入,基本处于停业状态。迎泽区市场监管局主动联系到他,办完理赔手续后,张先生领到了5000多元理赔款,这得益于“惠商保”的“免申即享”。
2025年1月26日,长治市武乡县一家工作室经营者关先生收到5万元理赔款时,仍觉得像在梦中。半个月前,商铺暖气管道突然爆裂,导致设备和房间被水泡,店铺损失不小,无法再经营。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报了“惠商保”。没想到市场监管部门和保险公司很快就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对损失进行了评估,随后按程序向他进行赔付。关先生说:“这笔钱不仅保住了生意,更保住了全家人的希望。”这受惠于“惠商保”的“应赔尽赔”。
截至2月23日,山西省“惠商保”累计赔付金额3.3亿元,受益户数达5.2万户。
2024年11月,“惠商保”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为全国个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山西经验”和“山西样板”,其“财政出资+市场化运作”“免申即享+主动服务”模式被河北、内蒙古等省区复制推广。
个体经济的“活力密码”
近日,山西省市场监管局根据《2023—2024年山西省个体工商户保险保障项目绩效评价报告》要求,制定印发了《个体工商户保险保障项目“惠商保”2.0理赔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推进相关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高质高效落实落细。
据了解,较此前版本,“惠商保”2.0完善了更多场景下的理赔服务,同时将服务对象延伸至转型升级为公司的“个转企”经营者。《规范》分为保障对象、保险保障范围、理赔流程、理赔标准四大核心板块,并在附件中详细列举了18种“惠商保”的持续经营保障修路理赔具体场景示意图,为理赔工作提供了直观、可操作的指导。
《规范》规定,个体工商户可通过拨打“惠商保”项目理赔报案专线4001865180或使用“惠商保”APP进行报案。案件处理人员将在接到报案后迅速响应,了解事故详情,必要时4小时内进行现场查勘,收集理赔资料,确定保险责任与实际损失,并按照合同约定进行理算,确定赔偿金额后按程序支付赔款。
2月13日,山西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个体工商户保险保障民生实事工程“惠商保”2025年度第一次工作推进会,各单位对“惠商保”1.0做全面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惠商保”2.0工作新举措。
2月21日,太原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了2025年度市场主体发展服务工作会暨“惠商保”项目第二次工作推进会。会议要求,2025年工作要紧扣市场主体需求,持续激发经营活力,将政策宣传、问题化解和成果检验落实在一线,确保各项政策和措施能够真正惠及市场主体。
下一步,山西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用“山西温度”,守护万千经营者,保障山西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