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许创业)当今科技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新能源、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城市的发展格局。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科技创新高地,深圳在各领域的发展备受瞩目。
2月23日,深圳多位政协委员围绕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等领域展开深入探讨,为深圳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电子学会执行会长夏俊表示,深圳应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产业链,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品应用到产业服务,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一方面,加大对人工智能基础研究的投入,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人工智能核心算法、芯片技术、大数据处理等领域开展前沿研究,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加强产业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例如,推动人工智能企业与传统制造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如智能工厂、智能物流、智能医疗等,以应用需求带动产业发展。夏俊还呼吁,强化数字化普惠性政策支持,助力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参考全国性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的成功经验,构建以AI为支撑的坚实产业发展底座,给中小微企业插上AI翅膀。
强化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与引进
人才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李月呼吁,深圳应制定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的人工智能人才汇聚深圳。一方面,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建立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产业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另一方面,通过提供优厚的待遇、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引国内外顶尖的人工智能专家和团队来深圳创业和工作。同时,建立人工智能人才交流平台,促进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
打造未来人工智能领域的“设计者”
深圳市政协常委、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宁指出,深圳在人工智能领域优势显著,拥有完善的全产业链要素,从基础芯片研发,到算法创新,再到各类应用场景的落地,深圳构建起了一套完整且高效的产业体系。同时,深圳凭借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率先提出并积极实践全时空场景应用,这一举措不仅为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提供了丰富土壤,也让深圳在人工智能的应用探索上走在了前列。基于这些优势,深圳完全有机会成为未来人工智能领域的 “设计者”,引领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方向。
陈宁还强调,深圳应着重关注中坚力量企业。通过政策扶持、资源倾斜等手段,助力打造多个百亿乃至千亿级别的人工智能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升深圳人工智能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完善产业生态建设,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汇聚深圳,进一步巩固深圳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先地位。
低空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的发展正驶入“快车道”。目前深圳低空经济领域链上企业已超1700家、年产值规模正瞄向万亿目标。
据深圳市荣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军介绍,其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提前进行低空经济布局,针对低空经济对农业、物流及电力巡检等方面的需求,为解决无人机在实际运行中不被外界信号干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公司研发的无人机遥控无线链接技术,能有效保障无人机遥控信号不丢失,遥控距离达到10-20公里。
李建军坦言,当前无人机产业发展也面临多方挑战:一是低空安全监管,迫切需要构建低空飞行安全监管体系;二是空域资源面临挑战,我国低空空域资源紧张,与日益增长的低空经济需求存在差距。急需加大对无人机测试场的投入,提升测试场的功能和服务水平,为无人机企业的研发和测试提供便利条件。“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全球无人机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预计未来几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特别是在民用领域,如农业、物流、测绘、影视等方面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无人机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他兴奋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