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打好监管“组合拳” 奏响发展“协奏曲”

转自:中国质量报

打好监管“组合拳” 奏响发展“协奏曲”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推进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扫描

精细化管理促发展 全链条监管惠民生

□ 本报记者 蔡美萍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走进燃气用具销售企业进行质量安全检查。

2024年,江苏省市场监管局组织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全年完成监督抽查任务19297批次,不合格815批次;完成风险监测任务805批次,发现问题156批次。

该局对江苏省690家企业开展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现场监督检查,将该省62229家企业信息录入江苏省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信息平台,并建立产品质量安全档案,推动配备质量安全总监10031名、质量安全员61746名,督促生产销售单位建立产品质量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推动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该局还牵头开展市场监管领域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出台《江苏省市场监管系统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共检查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单位6.9万家次,立案2690件。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建设“信息采集+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平台。该项工作被列为江苏省市场监管系统改革创新项目清单。

该局出台《江苏省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平台工作规范(试行)》《江苏省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试行)》,设立江苏省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平台,增设20个产品质量风险监测点,发布监测平台工作规范和监测点工作要求,明确平台、监测点职责分工,实施信息采集、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闭环管理,形成“一平台多哨点”;打造“1+N”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预警体系,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风险信息动态监测和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等级评估,强化产品质量风险协同处置,初步构建以预防为主、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机制。截至目前,该局已收集57份风险统计、107条风险信息以及62份风险报告,提升产品质量风险预防能力。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开展各环节、全链条调研,《提升燃气领域“瓶灶管阀”生产流通质量管控水平调研报告》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同时该局推动建设部门推广随瓶安检制度,压实燃气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因地制宜推进“瓶改管”“气改电”,鼓励和支持瓶装燃气企业为用户提供设备的采购、安装、维护等增值服务,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灶管阀”采购渠道。

新形势探索新路径 新举措取得新成效

□ 本报记者 朱文达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监管。

近年来,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并实施一系列创新举措,有力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全方位促进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现质的飞跃。

针对监督抽查不合格报告送达环节时间长、不合格产品处置不及时等问题,山东省市场监管局探索应用监督抽查“电子报告”工作模式,实现监督抽查计划编制、任务分配、抽样检验、结果通报、结果处理和统计分析等全程数字化、网上运行,大幅度缩短监督抽查各环节处理时限,实现不合格产品快速处置,不仅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更方便了受检企业,减轻了基层负担。自2021年8月送达首份电子报告以来,该系统累计生成电子检验报告16万余份。

为贯彻落实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三年行动要求,强化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山东省市场监管局聚焦服装、家具、汽车用化学品、电线电缆、贵金属珠宝5类产品,创新开展标识标签规范化提升行动,制定5类产品标识标签政策明白纸、规范指引、现场检查要点、风险告知单等,发布消费指引9篇,总结形成“调查+技术+帮扶”模式。目前,山东省标识标签符合率较该行动开展前提高20%以上。

此外,2024年该局还创新“快检快处”工作机制,持续开展成品油、车用尿素、服装、电线电缆、钢筋、水泥等产品质量快速检测,推动问题快发现、快处置;压实主体责任,推动8.9万家工业产品生产、销售单位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扎实开展电动自行车、燃气用具、消防产品等重点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累计监督检查生产、销售单位3.66万家次,发现问题并依法处置1966家次;强化闭环管理,加强监管执法衔接,质量违法线索及时移交执法机构查处,在电动自行车等专项整治工作中,山东省共查办违法案件2203起,曝光典型案例147起。该局还抓实风险会商,聚焦儿童安全坐垫等10类产品,组织10次省市县三级联动风险会商,研判潜在隐患,提出处置措施;开展产品质量大数据分析预警,编制9期《山东省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分析研判报告》。

闭环整改风险隐患 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 丁 苛 任成达 本报记者 张 华

湖北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羽绒制品专项检查。

近日,记者从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获悉,2024年,该省累计开展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34887批次,发现并处置不合格产品2157批次,不合格发现率6.2%,不合格后处理完成率100%。

据介绍,2024年,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创新机制、强化监管,通过“局组联动”协同治理、数字赋能精准监管等举措,推动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为消除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隐患,该局制定“双专班、双方案、双包案”协同机制,由省局主要领导挂帅,联合驻局纪检组开展高频会商,构建全省监管“一盘棋”。通过拉网式排查,湖北省累计检查企业3.7万家次,闭环整改隐患2174项,下架召回问题车辆2902辆,罚没金额599万元,形成强力震慑。该局开发数字化监管模块,推行“生产流通双向倒查”措施,发布标准化检查指引,制作科普视频引导公众理性消费,实现“源头管控+末端治理”双轮驱动。在电动自行车整治行动中,该局移送纪检部门97条问题线索,约谈或批评教育334人次,以执纪问责倒逼责任落实。目前,整治成果正加速转化为常态化监管效能。

2024年,湖北省将成品油监督抽查纳入省政府十大民生项目,构建“即抽、即检、即处置”快速响应机制,开展成品油质量监督抽查6236批次,覆盖全省4412家加油站,立案查处案件60件。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方式,湖北省形成“抽查一家、规范一片”的示范效应。针对不合格油品,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建立跨部门协同处置通道,确保问题产品“清零销号”,大幅提升监管质效,有效净化市场环境。

同时,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认真落实“三书一函”制度,建立风险隐患处置督办闭环,督促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国抽、省抽不合格后处理完成率均达100%;实施长江中部三省(湖北、湖南、江西)产品质量联动抽查,扩大区域治理成效;优化升级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系统,通过“鄂品通”小程序实现质量安全人员“云培训”、风险管控“电子化”;督促3.1万家企业建立质量安全管理机制,通过实施“百名专家帮千企”行动,帮助企业解决质量问题3781个。

聚焦重点产品监管 强化关键环节把控

□ 本报记者 徐东周

河北省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深入儿童用品生产企业现场开展质量技术帮扶。

河北省平乡县是“中国童车之都”,自行车童车玩具年产量约占国内市场50%、国际市场40%左右,是“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之一。近年来,针对经营主体多、监管难度大的发展现状,该县将集群化、品质化、高端化、数字化确定为自行车童车产业发展方向,2024年,上线“自行车童车玩具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平台”,目前,已将428家童车玩具类获证企业的7个大项26个小项企业信息和两个大项20个小项产品信息,共3万余条信息录入该平台,生成产品追溯码400万个,受理投诉举报1260起,实现多角度、宽领域、广覆盖,监管效能得到极大提升。

平乡县“自行车童车玩具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平台”建设是河北省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的成果之一。2024年,河北省市场监管局以维护质量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让百姓穿得放心、用得放心为目标,持续强化重点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有效防范化解质量安全风险,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切实守牢质量安全底线。

该局制定《河北省重点监管消费品质量监督目录(2024版)》,将燃气用具、儿童用品、妇女用品等86种消费品纳入重点监管范围。聚焦儿童和学生用品、家具、家用电器等11种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产品,制定重点消费品年度风险监测计划,强化重点环节监管。开展燃气用具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共检查燃气用具生产销售单位两万余家次,查处案件212起。加强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监管,共检查生产销售单位5957家,监督抽查2693批次、风险监测454批次,查办案件98个。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从标准实施、认证监管、质量监督、打击非法改装等20个方面,共检查生产销售单位4.5万余家次,责令整改销售单位1093家,暂停电动自行车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54张,撤销证书26张;开展电动自行车及相关产品监督抽查1251批次,查办案件2312起。持续开展“监管护棉”专项行动,按时完成对省内8个棉花公证检验实验室的现场监督检查,督促有关实验室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绘就全域治理图谱 守护重点产品质量

□ 黄飞雪 张苡铭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向小学生普及燃气用具质量安全知识。

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以“全域覆盖、直插一线”为突破口,绘就重点产品全域治理图谱,推动产品质量安全治理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破局”的跨越式提升。

面对电动自行车、燃气器具等领域产品隐患点多面广、监管链条长等难题,该局坚持以“既挂帅又出征”的责任担当,抽调人员组成督导暗访组直插基层,聚焦城乡接合部、边远山区等监管薄弱地区,推动监管力量直达基层末梢,实现对广西111个县区、523个乡镇街道督导全覆盖,走出一条压力传导更精准、问题发现更及时、整改落实更高效的监管新路径。

2024年以来,广西整改电动自行车企业1621家,查扣问题产品5742件,查办违法案件1053件,暂停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634张、撤销37张,电动自行车质量合格率同比提高21.2个百分点。该局整治燃气器具问题隐患1302个,查扣问题产品4428件,问题整改率100%,实现问题“灶管阀”动态清零。

为进一步扩大市场监管工作影响力,在新国标宣贯等重要节点,南宁、北海两地在6000多辆出租车灯箱上投放公益广告,印制10万张小贴士张贴在共享电动自行车上,打造流动“宣传矩阵”,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结合“以旧换新”活动、“广西三月三”消费节,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发布4期消费提示动漫系列视频,并派出多个技术团队以实物场景化讲解,引导群众科学消费。

该局创新“1+8+N”架构,以广西质检院1个风险评估中心为依托,在全区建立由8个监控基地、40个监控站、24个工业大县为监控前哨构成的网控体系,实现“一点触动、局部震荡、全网感知、中心预警”;与网信、应急、住建等部门合作建立舆情互通、定期会商等制度,监测信息数据2350多条,依法处理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669批次。该局还开展了工业产品评价性抽查,合格率95%;国、区、市、县四级联动抽查总体不合格率连续4年下降,2024年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全区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稳中向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打好监管“组合拳” 奏响发展“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