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漯河公司深入贯彻全会精神,结合集团公司2025年工作会议精神要求,以 “人才强企” 为战略导向,针对冬季生产特点,聚焦技能培训,巧用 “加减乘除” 法全面提升培训质效,全力锻造一支技术精湛、业务出色、勇于担当的人才队伍,为机组安全生产稳定运行筑牢根基,为开春工作积蓄力量。
以“加” 法汇聚培训合力。借助 “2+1” 双导师带徒机制,通过导师带动青年、青年影响导师,师徒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实现教学相长,实现2+1>3的效果。强化团队协作,打破部门与岗位之间的界限,组织跨部门培训项目,同时开展 “班组 + 班组” 协同模式,针对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核心设备的检修技术难题共同研讨攻克,充分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以“减” 法优化培训流程。灵活利用安全活动、应急演练、事故预想等契机,开展 “班组小课堂”“青年大讲堂”。摒弃冗长繁琐的培训形式,将培训内容精简为贴合实际工作的要点,强化 “干中学、学中干”,把防寒防冻、防火防爆、车辆安全、反三违等安全知识以及设备操作规范、检修工艺等技术知识融入日常工作场景,让员工在实践中快速掌握。
以“乘” 法实现提质增效。采用 “每日一问、每月一考、按分奖惩” 的考核模式,激励员工主动学习。对于在技术培训、安全培训、管理培训中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放大激励杠杆作用,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通过经验交流、公司网站培训动态栏目等,实现知识的快速传播和共享,使一人的学习成果转化为员工的共同财富。
以“除”法配置最优资源。依据员工岗位需求、技能水平和培训目标,合理分配技术、安全、管理培训资源。以郑茂成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为依托,利用旧阀门、旧钢材、旧电路板等开展实操培训,降低培训成本的同时提高实效性;发挥劳模榜样、技能专家示范引领作用,结合 “师带徒”“导师奖励” 等机制,实现专家带骨干、骨干带青工、青工互帮互助的良性循环,让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 。
开春的号角已然吹响,漯河公司全体员工将带着冬训积攒的满满能量,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作风投入到工作中,严守安全生产底线,强化质量管控,在能源保供的关键岗位上勇挑重担,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