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早上好!上观新闻『早读』来啦!
2025年2月26日 星期三 农历正月廿九
上海今天多云,夜里转阴有时有小雨,5~15℃
§今日关注
中央一号文件为何要划定这一红线与禁区?
※ 随着乡村全面振兴步伐扎实推进,如何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日发布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
“中央的要求非常明确,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这两条政策底线必须守住、不能突破。”中央财办副主任、中央农办副主任祝卫东2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
为何要划定这一红线与禁区?这背后有何深意?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
据专家透露,这些年农房和宅基地在城乡之间私下买卖的现象确实存在,如有些城镇人员和农村居民私下签订协议,私自进行宅基地和房屋的转让和买卖。也有些地方未能妥善处理好人才下乡和宅基地管理利用的关系,为了让退休干部或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能定居,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赋予他们集体成员身份或特殊资格权,实现与村民享受同样的批地建房权利。
“宅基地是农村村民的基本居住保障。实际上,城镇居民、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这些在法律法规中原本就是不允许的。”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地政策研究室主任刘俊杰说,宪法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土地管理法也对此进行了明确。这意味着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条件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相关,只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才能享有宅基地使用权,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不能享有宅基地使用权。而城镇居民、退休干部等都不具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不能到农村申请取得宅基地。
为何不允许城镇居民、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买房?刘俊杰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宅基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和“最后保障线”。若允许自由交易,社会主体下乡可能导致一些农民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失去土地,未来的生活保障将面临巨大风险。“禁止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住房、宅基地,就是给农民的权益加上了一道‘安全阀’,确保他们在现代化进程中不会失去安身立命之本。”他说。
在广西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唐小付看来,如果允许城镇居民和退休干部购买宅基地,会使农村宅基地的有限资源被外部人员占用。一方面,部分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可能无法获得宅基地,会加剧在土地使用、公共资源分配等方面的矛盾和纠纷,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另一方面,如果放开宅基地交易,社会资金可能过多占用土地等乡村资源,使乡村发展偏离合理的方向。
刘俊杰说,此次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两个“不允许”,是考虑到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社会力量投身乡村建设的热情很高,而涉及对宅基地规范管理和有序利用在实际操作中政策要求很高,部分地方对政策的把握不一定准确、到位、全面。明确强调和重申红线和禁区,有助于各地在执行相关政策时更加严格和规范,避免出现政策执行偏差和漏洞,确保政策落准落实。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魏万青则认为,虽然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强调这两个“不允许”,但并不意味着农村房屋和宅基地资源就无法与外部需求对接。
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出,探索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通过对闲置农房的合规盘活利用,可以更好满足有志愿有情怀投身乡村建设的返乡入乡人员的居住等需求。”魏万青说。
§《解放日报》荐读
长周期支持,孕育更多创新“种子”
上海正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赋能重塑
今日解放日报1版>>>
投入火热的生活,为人民塑像
昨天,上海市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海市作协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开幕。千余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上海文学艺术界代表济济一堂,这不仅是一次温暖的聚会,更昭示着新的奋进方向。
今日解放日报2版>>>
普京:俄美企业正在接触
据央视新闻、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不同场合就稀土、军费削减、俄美合作等发表看法。普京建议,俄美可在稀土、铝以及能源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
今日解放日报8版>>>
§申城
上海越来越多老人可享受陪诊服务,一次花两三百元值不值?
上海今年2月发布《上海市老年人助医陪诊服务试点方案》,在部分区开展试点,老人可在多个平台上下单购买陪诊服务
上海小区夜间停车难加剧,能否增设道路停车场?收费方式也被吐槽,该如何优化
一些被停车难困扰的市民建议,增设更多夜间道路停车位。然而,当城市道路既要承载通行功能,又要转换为“临时车库”,背后是路权博弈、规则重构与民生需求的复杂平衡
●昨天,上海市文联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海市作协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开幕。奚美娟连任上海文联主席,孙甘露当选上海作协新一届主席
●上海发布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系列党课矩阵”交流观摩暨“初心讲堂”第一百讲活动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举行
●2025上海帆船公开赛将于2025年3月25日至3月30日举行,竞赛地点为滴水湖
§国内
当网红雪景撞上无准备的登山者
黄山的一场春雪,酣畅淋漓地下了近一周。社交平台上,登山迷们抛出一张张的黄山雪景图,传递着“到了登顶黄山绝佳时机”的喜悦。然而这种氛围被一场“意外”骤然打断——2月23日,一段4名游客从黄山山间步道重重摔倒滚落的视频曝光,冲散了网络上亢奋已久的“登顶”情绪
湖南沅陵撞船事故已致2人遇难,国务院安委会挂牌督办
湖南省应急管理厅发布情况通报称,2月25日10时许,怀化市沅陵县清浪乡沅水流域发生一起油污清理船(怀绿水1号)与客船(湘沅陵客0301号)相撞事故,导致客船侧翻沉没。通过视频分析、进村入户摸排等方式初步核实,油污清理船无人员落水、失联,客船19人落水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我国科学家制备出可控手性石墨烯卷
●今春北方地区沙尘天气过程次数预计较常年偏少
●2024年公安机关累计侦破拐卖现案积案550余起
●香港迪士尼乐园公布2024财政年度业绩,多项数据创新高
§国际
法英领导人接连赶赴美国!难让特朗普“回心转意”?
当地时间2月2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到访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谈。两天之后的27日,英国首相斯塔默也将到访白宫。随着乌克兰危机复杂演变,法英领导人能否让特朗普“回心转意”?暴露裂痕的美欧关系又将向何处去?
苹果宣布5000亿美元本土投资计划,特朗普 “关税风暴” 显威?
发布最新款iPhone 16e后,苹果公司又在24日宣布最新投资计划,称其为“迄今为止最大规模”。计划内容包括未来四年内将在美国投资逾5000亿美元、新增2万个就业岗位等。与七年前的“3500亿本土投资计划”如出一辙,业界普遍认为这次计划是为了响应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制造业回流政策。
●特朗普:对墨加两国加征关税计划将“如期推进”
●马来西亚证实重启搜寻马航370航班残骸
●英国首相宣布将提升国防开支占比
●德国经济去年第四季度环比下滑0.2%
●伊朗外长:伊朗不会在“压力、威胁或制裁”下进行谈判
原标题:早读|中央一号文件为何要划定这一红线与禁区?
栏目主编:周扬清 文字编辑:周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