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穿戴手表到头戴式VR眼镜,从电子价签到无人机控制器……从过去“缺芯少屏”的“卡脖子”困境,到现在高端屏幕技术走向自主可控,这条路上,留下了江苏企业的坚实步伐。
一块尺寸仅0.23英寸的硅基显示器,集成了近80万个像素,像素间距缩小到了接近千分之一毫米,就如同我们要在圆珠笔尖上排列超过200个像素。“这款硅基显示器专为AR/VR智能眼镜设计开发,同等尺寸下显示精度为智能手机屏幕的8—10倍。有了它,我们就可以把日常佩戴的眼镜升级为高显示精度的智能眼镜。”苏州清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裕弟介绍,这款显示器的工艺难度不亚于研发生产高精芯片,而突破技术壁垒、实现自主可控,是清越科技深耕产业多年的目标。
“作为科技企业,必须注重自主创新,持续增加研发投入,通过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减少对海外技术的依赖。”高裕弟介绍,公司自主研发的PMOLED透明显示屏,透过率最高达60%,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目前该产品已经成熟应用于高端的滑板车市场。目前,公司已形成以PMOLED、电子纸模组与硅基OLED微显示器三大业务为主的产品架构与业务格局。截至去年底,公司共获得授权专利555件,其中发明专利146件。
技术创新的落地离不开产学研协同。近几年,清越科技牵头组建创新联盟,通过组织开展创新大会、创新论坛,联合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促进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项目。作为南京平板显示行业协会会长单位,清越科技牵头组建“江苏省光电显示产业联盟”,联合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打造开放、合作、共享的平台,整合江苏省内乃至全国的光电显示产业优势资源,通过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促进产业链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是提高整体竞争力、从‘制造’向‘智造’跨越的关键。”高裕弟表示,作为江苏省科协十届委员会副主席,将积极履责,坚持把提质增效贯穿推进新型工业化始终,全面贯彻实施昆山智造“八大工程”,顺势卡位新赛道、全力开拓新领域、积极培育新动能。同时,积极推动以AI赋能昆山智造,加快推动以人工智能应用为导向的数字化再改造,创建更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培育更多垂直领域大模型,加速更多场景落地和应用推广。
“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新型显示产业将在国家战略发展规划及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围绕‘强链、补链、延链’,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加快产品迭代升级,推动显示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早日实现我国从‘显示大国’到‘显示强国’的跨越式发展。未来,我们将继续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引导上下游企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上下游企业共同维护技术创新成果,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高裕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