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呼和浩特2月25日讯 (记者 刘洋)赛罕区以创新思维破解基层治理难题,通过实施暖“新”友好行动,成功将穿梭在城市脉络中的外卖骑手、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转化为基层治理生力军,开创出“双向奔赴”的现代化治理新格局。最新统计显示,该区已有34名新就业人员深度融入社区网格体系,累计发现并解决基层问题18件,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赛罕区在重点商圈、医院周边打造5个工会户外服务站和40余个“红蜂驿站”,配备饮水机、充电桩等设施,122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同步开放共享空间,形成“15分钟暖新服务圈”。大学东路街道推出的积分激励制度成为亮点,通过“基础积分+组织赠分”机制,新就业群体参与隐患排查、政策宣传可兑换生活物资,积分更作为评选“先锋骑手”的重要依据,激发起持续参与热情。
这支流动的“城市哨兵”正发挥独特治理效能。桃园社区5名签约骑手覆盖8个网格,通过“随手拍”系统及时上报道路塌陷、消防隐患等民生问题;快递员在配送中化身“反诈宣传员”,利用接触千家万户的优势普及安全知识。目前赛罕区已组建多支骑手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扶危助困活动23次,食品安全巡查覆盖餐饮商户50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