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劳动午报
在北京的胡同深处,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工作服,手拿各式工具,穿梭在老旧的平房院落,他们就是房管所的修缮工人。他们用双手和智慧,修复着岁月的痕迹,维护着古都的风貌,是城市的守护者。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胡同,修缮工人们已经开始了他们的修缮工作——对500岁的清化寺进行恢复性修缮。
工人们仔细检查建筑结构,确定哪些部分需要加固,哪些部分需要更换。他们用锤子轻轻敲击墙面,听声音判断墙体的坚固程度。然后,小心翼翼地拆除已经风化的砖块,用新的砖块一一替换,确保每一处修复都与原貌保持一致。
午后阳光正烈,工人们却没有停歇,对屋顶上的瓦片进行翻修。站在高高的梯子上,他们仔细地检查每一片瓦片,将那些破损的取下,换上新的瓦片。这个过程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更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他们知道,这些瓦片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工具,更是延续老北京风貌的一部分。
傍晚时分,工人们清洗工具,整理现场,确保不留下任何安全隐患。然后,他们聚在一起,讨论一天的工作,交流修缮的心得,为下一次“工匠营”的教学积累素材。他们深知,修缮工作不仅仅是修复建筑,更是传承文化。
夜幕降临,当城市的灯火渐渐亮起,修缮工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他们的身影在昏黄的路灯下拉得很长,略显疲惫,但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满足和自豪。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双手不仅修复了老北京的面貌,更守护了这座城市的灵魂。
这就是可爱可敬的房管师傅们的一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修复了古老的建筑,更修复了斑驳的岁月,让古建重新焕发生机,让历史与现实交汇,让老城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历史的光芒。
□李文慧